三十、老上海的現代風情

老上海是中國近代最國際化的大都市。1935年上海出版的英文版《上海概覽》向西方人介紹上海說:“上海,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東方的巴黎;上海,地球上最世界主義的城市!”

在當時中國人的心目中,上海是最“摩登”的城市。這種看法是對老上海的都市文化感性的一種認識。老上海與“摩登”不可分。老上海是開放的城市,是時尚的城市,是充滿活力的城市,是充滿現代魅力的城市。

最開放的城市

老上海是當時中國最開放的城市、最國際化的城市。它吸收西方現代文明的成果最早、最快。有人說,上海是“灘”,“灘”就是開放的體系,它沒有邊際和界限。

據史料記載,西方都市的種種現代設施在19世紀中葉就開始傳入上海:銀行於1848年傳入,西式街道於1856年傳入,煤氣燈於1865年傳入,電話於1881年傳入,自來水於1884年傳入,汽車於1901年傳入,電車於1908年傳入。1895年,法國魯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僅僅過了八個月,上海虹口乍浦路上就出現了一家電影院。到20世紀30年代,上海已經和世界最先進的都市同步了。

老上海作為一個大都市的都市性格就是面向海外,所以上海成為西方文化輸入中國的最大門戶。在近代史上,從1840年到1949年,除了剛才提到的銀行、煤氣燈、電話、自來水、電影、汽車、電車之外,西方其他種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報紙、音樂、繪畫、話劇、舞蹈、馬戲、魔術、唱片、照相、電報、電風扇、縫紉機、灑水車、西裝、西餐、啤酒、咖啡,以及公歷、星期作息制度、文明結婚、婦女參加社交、圖書館、博物館、警察制度、法庭辯護制度、公司制度、經紀人制度、董事會制度、道路行車規劃、垃圾傾倒規定等,都是先傳到上海,然後逐步傳播到內地的。嚴復翻譯的西方學術名著,林紓翻譯的西方小說,也都是在上海出版發行的。

老上海的開放和國際化的都市性格,在外灘的建築中表現得最鮮明。外灘一共矗立著10層以上的高樓28幢,會集了英國、俄羅斯、德國、奧地利等17種最有代表性的歐洲古典建築風格,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如外灘20號沙遜大樓(今和平飯店北樓)高13層,它的客房分別裝修成中、英、法、德、印度、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九國的式樣和風格,極盡豪華,號稱“遠東第一樓”。又如外灘2號英國總會(後稱上海總會,即今東風飯店),它的西餐廳三百多平方米,但沒有一根柱子,它的酒吧縱深36米,號稱“遠東最長的酒吧”。又如外灘12號的上海匯豐銀行大廈(今浦東發展銀行),仿照希臘風格,用愛奧尼克式廊柱,門口放著從英國運來的一對銅獅子,大廳柱子、護墻壁和地面全部采用歐洲華貴的大理石,大廳的上層壁面和穹頂有200平方米的彩色壁畫,是由英國畫師出稿,由意大利工匠用彩色馬賽克拼接而成。這座大樓當時被一些人稱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豪華的建築”。

老上海月份牌

上海是中國最開放的城市,因而也是僑居外國人最多的城市,到1942年超過15萬人,分別來自英、美、法、德、俄、印、日等58個國家。他們不僅有富人,也有窮人。對那些在自己家鄉混得不得意的西方人來說,上海是一個提供夢想的城市。到上海去,是西方人的一種經典的冒險。對於上海的國際氣息,1909年一位西方傳教士曾有一個報告,他在報告中對當時上海中心區的街景作了非常有趣的描繪:

走在南京路上的時候,你會覺得好像在參加世界各族大聚會。路上走的有高高的大胡子俄國人、胖胖的德國佬。沒準你一頭撞上一個瘦小的日本軍官,……一個法國人在上海狹窄的人行道上向人脫帽致敬,帽子正好打在一名穿著精美黃色絲綢外套的印度人臉上。耳中聽到的是卷舌頭的德語夾雜著倫敦俚語。穿巴黎新款時髦衣衫的人旁邊站著近乎半裸的窮苦小工。一對水手踏著雙人自行車飛馳而過,兩名穿和服、趿拖鞋的日本仕女轉身避讓,顯得有點惱怒。著一身灰袍的和尚手肘碰到了一名大胡子的羅馬傳教士。出於對祖國的熱愛而不是商人那種唯利是圖的本性,一位俄國店主店裏的商品標價牌一律用俄文書寫,使人看了茫然。對面是一家日本人開的理發店,店主用生硬的英語寫了些廣告詞,保證大家在此理發價格低廉。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當時吸引了許多世界文化名人到這裏訪問講學,如美國哲學家杜威,英國哲學家羅素,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美國電影喜劇明星卓別林,等等,他們把世界文化藝術的最新思潮帶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