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詩意的符號:漢字(第2/3頁)

龐德等人的聯想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就拿龐德所舉的“旦”來說,上面是太陽象形符號,下面是地平線,一輪朝陽從遠方的地平線升起,我們可以感受到造字者造這個字時的欣喜之情。中國上海的名校復旦大學,校名取自古書《尚書大傳》所記的一句詩:“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所取的意思是:每一天升起的太陽都是新的,世界蒸蒸日上,日日更新,而學子們也應以這樣的精神去學習。“旦”這個字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一組與“日”有關的漢字,也飽含著這樣的生命體驗。如“東”,像太陽在東方升起,升起在密林中。金文中的“朝”,左側有草和日兩個象形符號,右側是小河的象形符號。它的意思是:晨曦微露,太陽從小河那邊升起,勃發的朝日,照亮了奔騰的河水。這個早晨的景象凝固在文字符號中,包含著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而弗萊徹所舉的“莫”,是“暮”的本字,它描繪的是黃昏的景象,太陽就要落下去了,落到了叢林之中。看這個字,仿佛聽到造這個字的人的一聲嘆息。

再如“明”字,一邊是月,一邊是窗,月亮照到了窗子上,是為“明”。這是多麽富有詩意的創造。又如“麗”字,這是並偶的意思,像兩只鹿並排在山中跑。這也是很美的景象。在中國藝術中,六朝的駢體文,園林建築中的對聯,京劇舞台上成對出場的文官武將,都是並儷之美。

使用漢字的人,往往覺得這套符號很親切,很多漢字似乎在給你說一個故事,說一個既遙遠又像在昨天發生的故事。如甲骨文中的“”(寒)字,簡直是一幅寫意畫,上面的“”,是房屋的象形符號,最下部的“”,是“冰”的象形符號,而中間的“”,畫的是草,草中間的“”,是一個“人”字。它的意思是,天冷了,結冰了,人們躲到房屋裏,在草中取暖。這個“寒”字,活靈活現地顯現了早期人類簡樸的生活。

優雅的形體

北京2008年奧運會圖標名稱叫做“篆書之美”。這套符號,融合了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既活潑有趣,又符合各個運動項目的特征,當人們見到這套圖標時,感到眼前一亮。它的智慧主要來自漢字。

優雅流動的線條是漢字構形的法寶。漢字雖然是象形字,但不是文字畫。世界上早期使用的象形文字多是文字畫,文字畫是描摹物象的外在特征,甚至以塊面去反映。這樣文字符號和圖畫的區別就不明顯了。古埃及的圖畫文字就是如此。

漢字開始時也有文字畫,到了甲骨文時期,文字畫就漸漸少了,脫離了文字畫,而以抽象的線條,簡單勾勒物象。一個“犬”字,寫成,幾筆就勾畫出狗的形象,線條很有表現力。

現在這套名為“篆書之美”的圖標,正是利用了漢字這一特點。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金文(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小篆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時使用的字體。篆書從漢字最早的形態甲骨文發展而來,其中帶有甲骨文的特點。篆書和甲骨文相比,又在形象之外,增加了圓潤流轉的節奏,看起來更有興味。

北京奧運會圖標將中國早期文字的特點提取過來,將篆書抽象概括、圓轉流動的韻味表現出來。

如遊泳的圖標為

遊   泳Swimming北京奧運會遊泳標志

由兩部分組成,上面是人體的簡略代符,下面是水的符號。在篆書中,水的寫法作。遊泳的符號以幾條彎曲而柔媚的線條,表現水的流動形態,上面是人奮力劃動雙臂,有強烈的動感,這也來自於篆書。如“走”(),下部是人足部的動作,上面是雙臂的動作,我們從這些形體與奧運會遊泳圖標中看出驚人的相似。

再如北京奧運會圖標中的田徑標識為

田   徑Athletics北京奧運會田徑標志

同類似的圖標還有不少,如鐵人三項、足球等,都有奔跑動作。這樣的符號直接取自於篆書。如篆書“夭”(),以極其簡練的線條,描繪出人頭部偏側,兩手搖動,身體優柔婉轉的跳舞動作,它是舞蹈的象形字。奧運會圖標以這樣的線條來表現,既有運動的韻味,又有優柔婉轉的意味,極具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