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 中國國民性探源 第十四章 秦始皇:歷史下的蛋(第4/18頁)

即使如此,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仍然被誇大了。

秦始皇公認的第一個歷史功績是統一了中國。毛主席說:“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不過,如果因此把統一中國的功績全部或者主要記到他的頭上,是非常不公平的:中國的統一運動既不是出自秦始皇的意志,也不是由他親手啟動。在整個中國統一運動中,秦始皇個人所起的作用,遠遠不是決定性的。

秦始皇的另一大功績或者說罪過是建立了君主專制制度。皇帝思想或者說皇帝制度的核心精神是“君尊臣卑”,竭盡全力擴張君主權勢,壓制其他社會成員權利,把所有權力歸於君主一人之手,絲毫不與別人分享。這並非基於秦始皇的設想,而是春秋戰國以來絕大部分思想家的共同願望。其實,除發明了“皇帝”二字,以及“更民為黔首”,規定“命為‘制’、令為‘詔’、自稱曰朕”等文字細節上的貢獻外,秦始皇對於“皇帝思想”或者說“皇帝制度”再無任何思想性的建設。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貫徹了前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們的政治設計而已。

君主專制制度的具體措施比如郡縣制、保甲連坐制、思想控制,都是由商鞅等戰國時代的偉大改革家奠定的,秦始皇不過坐享其成,在統一全國之後,把這些制度由秦國一國推向天下,並沒有進行什麽制度上的創新。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秦始皇暴政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賦斂無度”“徭役繁重”。可是,仔細閱讀歷史,我們卻找不到任何秦始皇改革秦國賦役制度的證據。連綿的戰爭必須耗費巨額資源。重征厚斂本是秦國,甚至是戰國時期大部分國家的一貫政策。秦始皇繼位後,完全繼承了秦國歷代君主定下的稅收政策,沒有進行政策性的改變。

甚至“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也是商鞅時期就開創的先例。商鞅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統一度量衡,即“平鬥桶權衡量”。公元前334年頒布的“商鞅方升”就是這次改革的實物證據。

可以說,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踐者而非思想者。

第二節統一運動的最後一棒

秦始皇在中國統一運動中起的作用,不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實上,在秦始皇出生之時,中國的統一運動已經進行了數百年。進入春秋戰國時代以來,中國人一直在奔走呼號,要求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政權,實現天下的大一統。

在現代人看來,春秋戰國時期生機勃勃、絢麗多彩。這是一個上升時代,雖然戰亂不休,社會仍然發展迅速,新鮮事物層出不窮。這是一個英雄時代,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外交家輩出,導演了一出出驚心動魄、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這是一個創造時代,人們思想解放,智慧勃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大的學派。

可是,很多時候,身處歷史當中的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我們翻遍春秋戰國時代留下的所有文章典籍,卻很難見到當時的人對那個時代的贊語。相反,觸目皆是的卻是哀嘆、抱怨和詛咒。在老子眼裏,春秋時代是一個充斥著“昏亂”“殺人”“甲兵”“盜賊”“食稅”“民饑”的末世。他說,“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德經》),而到了春秋時代,連禮都不見了,社會已經無可救藥。孔子同樣為禮崩樂壞而痛心疾首。他認為這是一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不可容忍的混亂時代。莊子的社會批判更為犀利,他說,這是一個“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時代,所謂仁義道德知識智慧,都是大盜們用來盜取天下的工具。孟子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狀況非常擔憂,在他的筆下,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之四方”的悲慘畫面。

公元前五九三年,齊國和晉國的兩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晏子和叔向在一次外交宴會上相遇,他們在席間對天下形勢掩涕太息,十分絕望。

叔向問:“齊國形勢怎麽樣?”

晏子嘆了口氣說:“一派末世景象啊!國庫裏糧食堆積如山,都腐爛了,可是路上到處是餓死的人。齊國的國家大權不久就要旁落於大臣陳氏之手了。現在,齊國的國君掌握不了權力,陳氏說一不二。老百姓收入的三分之二上交,剩下三分之一勉強度日。社會上犯罪的人太多,被砍掉雙腳的罪犯到處都是,現在,鞋價不斷下跌,假肢卻供不應求!你說這是什麽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