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3章 弄死他們(第2/4頁)

路粹提出了玄學的概念。

玄學之前已經出現,最初的提倡者就是路粹的老師蔡邕,不過那時只局限在學術圈子,在學術圈外影響不大。路粹將吳國新政正式命名為玄學,算是將玄學這名新詞帶出了學術圈。

路粹知道自己沒退路,如果不能讓玄學站穩腳跟,並和舊學劃清界限,他就是儒門的罪人。在孫策的默許下,他火力全開,縱論新學、舊學的種種不同,其中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儒學標準很高,可行性卻不足,導致很多人為了名聲,不得不矯飾作為,造就了無數偽君子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是新問題,沽名邀譽在士林中早已屢見不鮮,大聲疾呼的有識之士不乏其人,只是像路粹一樣將其歸結為儒學務虛特性的卻是第一個,一石激起千層浪。好在路粹住在軍營裏,沒人能隨便進來,否則他肯定會被口水淹死,半路挨黑磚也不是不可能。

不能入營當面開罵,寫文章就成了唯一的辦法,洛陽縣的幾個印坊迅速進入滿負荷運轉,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被印出來,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讀報的人,連不識字的老漢老太都知道最近發生了大事,讀書人又開撕了,比河內戰場還熱鬧。

……

孫尚香返回孟津大營,向孫策匯報了奪取天井關的經過。

聽完報告,孫策非常滿意,懸在嗓子眼的那顆心總算落回原位。有了這一戰的功勞墊底,孫尚香接下來就從容得多,就算小有挫折也影響不大。

孫尚香盛贊王異的功勞。從戰後審問俘虜得到的消息,天井關被攻破,與玨山方向的疑兵有很大關系,若非令狐邵調走了三百精銳,天井關的防務不會有這麽薄弱,幾乎沒費什麽力氣就攻破了。

孫策倒是不意外。這王異雖是個女子,卻是個真正的狠角色,在歷史上的名聲比韓少英、馬雲祿大多了。小馬哥被趕出涼州,最後客死他鄉,王異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說完了戰事,孫策又道:“香香,天井關打得漂亮,不過現在還不能聲張,要再保密幾日。”

“為何?”孫尚香眨著眼睛,有些不解,卻不著急。

孫策心中歡喜。經歷了一場真正的戰事,孫尚香又沉穩了不少。他把司馬孚要去邘城勸降的事說了一下。司馬孚已經領了公文,但是還沒動身,應該是等荀彧的回復。大辯論的風聲放出去了,司馬防很快就能明白他的心意,會不會讓司馬孚去,也就這兩天的事。

他不喜歡司馬懿,也不喜歡司馬孚,當然最不喜歡的卻是這哥倆的父親司馬防。不管《晉書》裏怎麽為他們洗白,營造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他都認定這一家就是偽君子。人前人後有所不同可以理解,但是像司馬氏父子這麽分裂的卻不多見,魏晉以後的風氣那麽壞,和這三人有很大關系。

如果能司馬孚和司馬懿一起整死,他樂見其成。如果能將司馬防也氣死,那就更好了。

孫策想了想,說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是偽君子可惡,還是真小人可惡?”

孫尚香歪著腦袋想了一會。“王兄,當然是偽君子更可惡。真小人只是作惡,擺在明處,還可以防範,偽君子不僅作惡,還騙取你的信任,暗中下毒手,讓人防不勝防。”

“說得有理,這司馬父子就是偽君子,我該怎麽辦?”

“當然是弄死他們。”孫尚香不假思索,握起拳頭用力揮了揮。“我最討厭這種人了。”

孫策哈哈大笑。和孫尚香說話就是痛快,不用繞那麽多彎子。

兩人說笑了一陣,孫策又和孫尚香說了一件事。秋收結束,不僅河內要重新發動攻勢,沈友、全柔、徐琨也會動手,包括呂蒙也會從河東方向向並州進攻,孫尚香這一路的進展如何已經不是關鍵。邘城易守難攻,還是圍困最合適,他希望孫尚香利用邘城這個硬骨頭多練練攻堅戰術,不要太在意勝利,讓點機會給沈友他們,說不定還要從河內調一些糧食去冀州。

有肉大家吃,吃獨食並不是好習慣,會遭人忌恨的。

孫尚香咂咂嘴,有點勉強地答應了。

……

不用荀彧回復,司馬防也知道了結果。在吳國,他是別指望有什麽機會了。

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麽。

司馬防讓司馬孚立刻趕去邘城面見司馬懿,讓他盡快做出選擇,最好能搶在朱桓攻城之前投降。能不能做官以後再說,先保住命。他本來打算寫封信,讓人送到邘城去,司馬孚就別去了,但司馬孚不肯,他也沒辦法,只好同意,希望到了邘城之後,司馬懿能說動他。

與他這個父親相比,司馬孚更願意聽司馬懿的。

司馬孚連夜渡河。他有孫策的命令在身,順利通過了邘城外的包圍圈,進了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