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4/6頁)

何鑒道:“算了算了,不跟你多閑扯了,既然之厚已觸怒龍顏,莫非你還準備落井下石不成?咱都一大把年紀了,年輕人一代又一代成長,咱見得多了,咱們自個兒不也是從年輕人過來的?那就說定了,此番我請辭,朝會時會提議由之厚接替我的職務。”

“不可!”

謝遷斷然回絕,“此事容後再議。”

何鑒當即有些氣惱,瞪著謝遷喝問:“於喬,你這是要言而無信嗎?”

謝遷嘆道:“吏部乃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員升遷,若他為吏部尚書,非結黨營私不可,現在他年輕氣盛旁人已有非議,唯獨結黨這一塊沒人提,若讓他再授人以柄,豈非是我等的過錯?”

“既如此,不如讓其繼續留任兵部,既然先皇都認可他帶兵的能力,留他在兵部又如何?朝廷也需要這樣一個人威懾四夷,以及地方上那些野心家!”

“你……”

何鑒氣呼呼地指著謝遷,“簡直不可理喻,之厚執掌吏部,四夷和野心家就敢妄動了?那你說,讓誰來接替老朽?總歸老朽沒法再在朝中安身立命,這次怎麽都要乞老歸田!”

謝遷太過執拗,何鑒沒法給他好臉色看。

我已經是一把老骨頭,跟你不一樣,我對朝堂沒那麽大的野心,就想回去兒孫繞膝過幾天清靜日子,你非要綁我留在朝堂上作何?

謝遷黑著臉,想了半晌後,一擺手道:“總歸會給你個合適的人選,你要乞老歸田,沒人阻攔。”

“那感情好。”

何鑒扁扁嘴道,“若你實在找不到人,老朽便繼續推之厚,你自己看著辦吧!”

……

……

雖然何鑒是沈溪舉薦才得以出任吏部尚書,但自打上位以來他一直堅定地站在謝遷這邊,但因為謝遷做事太過激進,好像什麽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才行,這讓何鑒產生嚴重的反感,所以對謝遷的態度變得疏離起來。

司禮監掌印空缺已久,朱厚照又不管事,謝遷現在做的基本就是宰相的事情,甚至比起大明開國時的宰相更有權勢。

這就讓何鑒對謝遷也產生一定防備心理,換作旁人為了仕途要給謝遷面子,選擇屈從,但何鑒卻不需要這麽做,他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位置太過關鍵,所以何鑒寧可得罪謝遷,也不能完全順從對方的意思。

還有一點,那就是何鑒覺得沈溪的確是有能力和擔當,覺得謝遷純屬因為傲慢和偏見才會對沈溪橫挑鼻子豎挑眼。

謝遷則對何鑒的請辭絲毫不加理會,他對何鑒說的話也近乎敷衍,打消讓沈溪成為吏部尚書的想法後,謝遷甚至沒去考慮誰來接替的問題,顯然是準備繼續采用拖延戰術,讓何鑒再幹個兩三年。

但就在這個時候,謝遷從小擰子那裏得到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就是現在正德皇帝開始著手準備給沈溪封公。

當謝遷聽說這消息時,簡直以為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文官不能封爵這是自大明開國之初便定下來的規矩,現在沈溪以文官封爵,還是直接封為公爵,這是謝遷怎麽都不肯接受的事情。

“……之厚封公,地位豈不更在老夫之上?”謝遷感覺到一種濃重的危機。

本來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壓著沈溪,但想到沈溪若以公爵之身掛兵部尚書職,朝廷就真的沒人能對付得了沈溪,甚至整個大明的軍權也將落到沈溪手上,那時五軍都督府可能都只是個擺設。

小擰子趁著朱厚照白天睡覺時,特地到謝遷的小院來通知,對小擰子來說,這件事關系重大,倒不是說小擰子不支持沈溪封爵,而是覺得朱厚照這麽做會亂了規矩,小擰子本著誰都不得罪的想法,讓朝中文武官員來議定這件事是否合適。

小擰子道:“謝閣老,這是陛下的意思,已準備草擬詔書,就這一兩天的事情了,可能在朝會上公之於眾。至於沈大人那邊,小人派人去打探過,得知沈大人並不打算出席朝議,要不您去跟太後說說?”

謝遷非常擔憂,生怕沈溪封爵會影響到朝局穩定,但最大的問題是他根本無法幹涉皇帝的決定。

謝遷道:“之厚若被封公爵,大明官場非亂套不可,大明列祖列宗定下的規矩也會毀於一旦……難道陛下想看到大明出亂子嗎?”

小擰子望著謝遷,這種非議皇帝的事情他可不敢做,也只有謝遷可以明目張膽發出如此感慨。

謝遷又道:“老夫這就入宮……不對,是去豹房面聖,跟陛下陳述此事利害關系。”

這邊謝遷不顧一切要往豹房,卻被面無人色的小擰子攔了下來,小擰子滿頭大汗,急匆匆地道:

“謝閣老,您千萬不要亂來啊,陛下尚未將此事公之於眾,小人是冒著殺頭的風險跟您老打聲招呼,您這麽去見陛下,小人豈不是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