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3/6頁)

沈溪道:“今年府庫虧空巨大,不過之前跟佛郎機人的買賣進入最後收官階段,回到京城後已聽聞最後一批銀兩已往京城運來,到時便可以暫解朝廷用度虧空。”

“希望如此吧。”

梁儲對此並沒有太多見地,便在於他並非戶部尚書,只負責朝政顧問之事,甚至他連首輔都不是,這種事是謝遷、楊一清和未來司禮監掌印該頭疼,其實本來跟沈溪關系也不大。

沈溪要留梁儲在府上一起吃飯,但梁儲卻起身告辭,沈溪要親自送他到門口也為其拒絕。

在院中作別時,梁儲嘆道:“之厚這段時間可以好好休整,修身養性,讓朝中人明白其實之厚你也是一心匡扶朝政,相信此事過後朝中對你毀謗聲會被壓下去,你切不可灰心喪氣。”

梁儲到底是前輩,就算平時跟沈溪平輩論交,但在說及一些大道理上,更好像是在提點後輩。

沈溪恭敬行禮相謝,隨即又恭送梁儲離開。

等人走後,沈溪不由嘆了口氣,搖頭道:“朝堂豈如你梁叔厚想象的那麽簡單?你只看到內閣跟翰林院這一畝三分地,而我看到的,是整個大明甚至是未來的走向。你跟我之間到底還是不同!”

……

……

沈溪稱病休養,對於朝堂上的人來說這借口並不陌生,劉瑾擅權時包括謝遷在內的很多朝官都這麽做過。

況且現在朝中還有一些老家夥稱病休息,比如說禮部尚書白鉞,再比如說楊廷和跟何鑒,朝中人總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不能到衙門處理公事,但有一點他們無法推搪,那就是朱厚照即將舉行朝議。

當這件事公之於眾後,如同沈溪稱病不出一樣讓人關注,便在於朝中人都想去見朱厚照一面,在大明能面聖居然也變成一種稀缺資源。

沈溪說稱病,就真的閉門不出,也有人暗中盯著沈府,卻發現沈溪一連幾天都沒有離開府門。

倒是謝遷那邊在京城內各朝中要員府宅間來往密切,甚至每天他的小院都會有賓客來往,而謝遷也已確定這次朝議商議的內容,林林總總有十幾項之多。

一切便在於朱厚照耽誤朝事太久了,回到京城後又是第一次開朝會,謝遷作為文官代表,要將所有上奏的大事都整理出來。

這天何鑒到謝遷府上,倒不是說他想知道關於朝會謝遷準備得如何了,而是想知道自己請辭歸田的事情是否被列入重要議案,除了他堅決請辭外,白鉞那邊也已快要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按照何鑒對謝遷說的意思,白鉞沉疴不起,這次朝議無法參與。

謝遷很是氣惱:“能去的都去,至於沈之厚那小子去不去,是他的事情,咱們這些老家夥莫非還要倚老賣老不成?”

顯然謝遷對白鉞不能出席朝會有些看法,在謝遷想來就算最後一次出席朝議,白鉞也應該做到善始善終,請辭也得親自跟皇帝提及,而不是由旁人來傳達。

何鑒感慨地道:“於喬,你沒見過白尚書的狀況,他連病榻都下不來,每日食宿都需要人照料,基本上是捧著藥罐子過日子,豈有力氣入朝?”

謝遷因為過往的一些事,對這種請辭告假的情況壓根兒就不采信,最主要還是他對白鉞一再向奸邪容讓和妥協有極大的不滿,畢竟白鉞是劉瑾當朝時便已坐到禮部尚書位子上,就算在謝遷眼裏白鉞不是閹黨,也是縱容閹黨為惡之人。

謝遷道:“你不會到時候也稱病不去吧?”

何鑒沒好氣地道:“我倒是想呐,這身子骨不中用,還要走上幾裏地瞎折騰,難道嫌命長了?但我希望能在這次朝議中,直接提出讓人來接替我現在的職務,之前說讓之厚來,現在你不會改變主意吧?”

說到吏部尚書繼任者的事情,謝遷立即開始裝起了糊塗,沉默不言,作勢去看手裏的公文,但何鑒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何鑒道:“於喬,你是該改改對之厚的看法了,這次他跟陛下交惡是什麽原因,想必你也該清楚了吧?之厚不惜觸犯龍顏都要勸諫陛下,陛下雖然惱怒,但行為卻收斂許多,不再做那胡鬧之事,甚至遵從之厚建議重開朝議,並形成定制……這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嗎?”

謝遷心想:“效果如何還存在一定疑問,同時這何嘗不是沈之厚刻意營造的錚臣的假象?”

顯然這會兒謝遷對於朝會並不抱太大的期望,或者說他對胡鬧的朱厚照過於失望而對其處理朝事的能力不看好,所以難免會想,哪怕沒有朝議,所有事情都按照他的票擬來完成那也極好,最好司禮監掌印一直空缺,一切由他來做主。

何鑒再問:“現在能夠確定之厚不參加朝會嗎?”

謝遷搖頭道:“他去與不去,你問我作何?你想知道就直接去問他,這小子做事從來不跟人商議,若他面對事情能跟我商議一番,我至於這麽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