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下國臣

郁洲,這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但是對忠義軍來說,這裏卻是其海軍的根本所在,亦是忠義軍艦隊的母港,這裏擁有設施最為齊備的船廠以及鑄炮廠,來鴨綠江畔的櫟木、大同江口低磷鐵在工廠中變成了一艘艘軍艦以及艦上的鑄鐵炮,並從這裏駛入大海,駛向遠洋。

對於遠航歸來的軍艦來說,回到了這裏,就等到回到了家,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母港,更重要的官兵的家人也在島上。

兩個月前,當遠征艦隊結束長達一年的遠航歸來的時候,整個郁洲島就像是過節似的,到處都是迎接親人回來的眷屬,父兄丈夫的回來,讓郁洲島上的人們重新過了一次春節,而當這些遠航的水兵們在那裏沉浸於與家人團聚的歡喜聲中的時候,一艘艘軍艦排著隊等待進入船塢,然後進行維修保養。

在一艘艘戰艦接受維護的同時,一些沉浸於團聚之情中的官兵,還是注意到了島上的變化——一個又一個營的陸隊開進了郁洲,兩個月間,足足有十五個營多達5萬陸隊進入郁洲島。

而與此同時,從一艘艘民船從基隆等地朝著郁洲集結著。

商船在集結,物資同樣也在屯集——數以千噸的軍需物資從各地轉運至港口並開始裝船。

即將有大行動!

會是什麽樣的行動?

慢慢的一開始只是少數一些人注意到了港中的變化,而隨著時間的繼續,越來越多的人都注意到了這一切,那些正沉浸於天倫之樂中的海軍軍人知道,也許很快,他們就將再次揚帆啟航,只是誰也不知道目的地將會是什麽地方。

就在人們猜測著部隊遠航的目的地時,一艘從朝鮮駛來的商船悄無聲息的駛進了港口,和往日一樣,船上滿載著櫟木以及鐵礦砂,不過與往日不同的是,船上還有幾個客人,這幾位客人一上岸,就立即轉乘另一艘船,直接去了海州,然後又由海州乘輕便馬車沿官道朝著清河駛去。

“天朝氣象,果然非我等下邦所能及!”

在馬車上疾速奔走時,那微微的顛簸,讓宋時烈有些驚訝的感嘆道。

“便是尋常官道居然也如此平整,縱是漢城街道亦不過如此吧!”

對於第一次來到天朝的宋時烈來說,對於天朝的一切,都是好奇的,甚至可以說是向往以久的,自從甲申陸沉之後,一直秉持尊周大義的宋時烈,因為北伐等主張與群臣爭執加之對大王不能繼承先王遺志的失望,所以便辭去官職。

不過在辭去官職之後,他對當時朝鮮人不求春秋正統觀念的現狀深表憂慮,於是以倡導春秋正統為己任,通過講學授教的方式以圖喚醒世人,傳遞“攘夷以貶清”的思想。

而宋時烈對清朝的認識,首先是把清朝看成是夷狄、虜,這是最基本的觀念。

進而認為與清朝有不共戴天之仇,可以說,正是在他以及許多推崇尊周大義的士人努力下朝鮮士林才會一直主張堅持正統,主張春秋大義。

“別說是漢城,即便是現在為清虜占據的京師,也無法與之相比。”

作為“燕行使”的崔鳴一,自然知道京師的模樣,他的感嘆聽“哎,右庵先生有所不知,自甲申年間先帝殉國,中華陸沉於虜手之後,非但官道破敗,甚至就是京師之地道路亦是破爛不堪,溝壑堵塞,全不見絲毫上國之風……”

對於朝鮮人來說,他們對於天朝總有著這樣那樣的幻想,在他們的眼中有著太多的上國氣象,只不過所有的一切都隨著清虜的入關而改變,甚至從“朝天使”到“燕行使”兩個截然不同的稱謂之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清虜輕視之心。

“若非如此,又焉能稱其為夷狄!”

宋時烈立即嘲諷道。

“夷狄者實為蠻夷也,蠻夷主以中國,中國自然不復昨日天朝氣象,今日我大明中興,實是高皇保佑,見以今日,烈皇在天之靈也能瞑目了。”

在提及烈皇在天之靈也能瞑目時,宋時烈的聲音顯得有些哽咽,和許多朝鮮士人一樣,對於大明他同樣懷有深厚的感情,在得知崇禎皇帝身殉社稷的時候,更是舉哀於家,著素衣三日。

可以說他對大明被滅亡有切膚之痛,對清朝則有滿腔的仇恨,故而大肆宣揚尊明貶清的觀念。

“當年皇明若非是為援我邦,又焉至如此,差點亡國於蠻夷……”

一聲長嘆之後,宋時烈突然說道,“皇朝,我之父母;建虜,父母之仇讎也,此行,我等必將助以皇明攘除戎狄,肅清中原,以光復先王之舊,以慰先皇在天之靈。”

時近傍晚的時候,馬車駛近清河時,在宋時烈等人一路上驚嘆於大明的繁華,驚嘆著這才是天朝的氣象的時候,在城外數裏處,馬車卻停了下來,然後有人通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