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萬事俱備

送走交大設計院那幫礙手礙腳的“監視者”,這條勘測船基本就相當於是大清洗了一遍。

船上只剩下顧鯤手下那些忠誠度經過考驗的心腹。

是時候幹點兒越貨不殺人的勾當了。

不過,起航之前還是要花上兩三天時間,做點額外的準備工作。

“龍五,這些錢給你,你跑一趟古晉,去把這些船用設備買了。注意偷偷的買,現金交易,別留下買主信息。”

“是,老板,我明白該怎麽做。”

龍五滿口答應。

原來,顧鯤是讓他去買一些打撈沉船的專用浮筒、容器、吊鉤等等配件,以及一些對古代文物進行臨時保護的用具。

租來的這條船,本職畢竟不是打撈用的,而是勘測海底地形的。所以這船原先的設備,改行定位沉船或許很精準,但撈這個環節就不怎麽專業了,必須稍作改裝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絕大多數沉船裏的貨物,在高壓絕氧的水下環境,都是保護得比較好的,一旦撈出來之後,除了瓷器和漆器之外,其他大多數易腐物都會很快氧化掉。

對於黑心文物販子來說,那是無所謂的,反正他們就賣瓷器漆器珠寶就行了。

那些容易爛的東西,比如古代絲綢,因為收藏家沒有專業設備儲存,或者說專業儲存不利於陳列出來裝逼顯擺,在相關市場上是賣不出去的。

可顧鯤絕不是撈一票就走的,他是有社會責任感的,將來還指望在蘭方開博物館、當上流名流呢。所以,買一些專業的充氮保護容器,一旦撈到古代絲綢、衣物,也能放在氮氣容器裏防止迅速氧化腐爛,到時候捐給博物館就好了。

龍五和陳麗去分頭采購沉船打撈所需工具的同時,顧鯤本人趁著這兩天的時間,飛了一趟印尼首都雅加達,輾轉求見到了一個荷蘭商人。

把他之前那次撈回來的瓷器,交給對方代銷,順便以此為契機,談談後續的長期合作。

顧鯤找荷蘭人,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眾所周知,當年東南亞的殖民地,除了菲律賓是西班牙/大洋國的之外,其他主要是布列塔尼和荷蘭兩國瓜分。

後來的馬來西亞,主要就是布系殖民地組成的,而印尼則是荷蘭殖民地獨立而來。

但顧鯤跟布列塔尼人有仇,加上布列塔尼人比較排外,喜歡窺探賣家的信息、截胡賣家生意,所以他只能舍近求遠,去雅加達找荷蘭商人賣貨。

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歷史上最有名的南洋沉船大盜,就是布列塔尼國的米歇爾·哈徹。

這個哈徹不但在馬印越等國領海非法撈船,還早在1985年,就侵犯過華夏領海偷撈走了17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南海沉沒的“吉特莫森號”商船(船型是蓋倫帆船,玩過大航海時代的應該都認識),拿走了12萬件乾隆年間的外貿瓷和幾十萬銀比索、一百多塊每塊兩磅重的金磚。

所以,南洋這邊的布系出貨渠道,都是那個米歇爾·哈徹的朋友,或者跟他間接有控制關系,顧鯤絕對不可能撞上門去。

荷蘭人相對來說就沒有什麽民族注意抱團的想法,他們歷來是純在商言商的,只要你給他留足利潤空間,他們甚至能在戰爭期間給攻打他們祖國的敵人貸款。

做生意嘛,顧鯤就喜歡這種六親不認只認錢的采購者了。

……

一番輾轉之後,顧鯤最後找到的合作者,是一個叫範·比爾松的家夥。

很經典的荷蘭名字,姓“範”。

之所選了這人,還有一層理由,是因為顧鯤重生前就給這家夥出貨過——只不過,前世顧鯤發展比較慢,大約2005前後,他的生意規模才第一次擴張到有資格賣這類貨色。

顧鯤依稀記得,前世他第一次找到對方時,對方已經四十幾歲了,所以估摸著哪怕提前十年,也應該已經在幹這一行,結果果然沒錯。

雙方坐下來評估了一下,心照不宣地都知道,這幾十箱瓷器為主的貨色,拿到海牙的拍賣行去,只要托兒別掉鏈子,拍出六七十萬美元是很輕松的(已經扣掉手續費和傭金,純收益)。

因為是初次合作,急於打開商路,混個臉熟,顧鯤也稍微讓了讓利,最後說好了直接五十萬美元成交,範比爾松給他現金,後續拍賣就不用他操心了。

總要給對方留幾成利潤,不然誰冒險跟你合作。

“合作愉快,希望下次合作時,我們就是在海牙見面了。”握手告別的時候,顧鯤說了些鼓舞的話,暗示他手頭很快就可能有新貨源。

“很高興為你服務,顧先生,我這兒的大門隨時為您敞開。”

……

買完裝備、鋪平出貨渠道,一切準備工作總算是徹底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