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後浪(第3/4頁)

小康也對接商家,但小康是直接服務於商家,而不是讓商家自組會員體系,短平快,力量集中。阿裏體量大但是手裏面也大,所以楚垣夕現在還不著急。

當年黃團狂犯錯,以至於必須偷人解決問題,甚至喪心病狂到連張胥壕本人都偷!那時黃團的二把手王匯聞甚至把自己打扮成投資者的模樣去拜會藍餓,問了一堆運營和經營中的小白問題,讓張胥壕感覺特別初級,覺得這個投資人好傻。

但是他不知道那個時間點上自己說出去的話對別人來說每一句都是金句,統統都是武林秘籍!等他解釋完外賣為什麽是一門好生意,王匯聞開始跟他談並購,然後笑眯眯的說我也幹外賣……

這時候當後浪的才知道傻的其實是自己。本次創業中楚垣夕的嘴為什麽這麽緊?因為藍餓前面犯過的錯他都拿小本本記著呢。便利店當然是一門好生意,但其實並不需要解釋的那麽徹底,畫大餅足矣。

當然,最具決定性的是藍餓浪費了十八個月的時間,不是業務慢,而是融資慢。等2015年終於融到足夠的錢做蜂鳥配送的時候外賣的江湖已經定型了,而且早在一年之前黃團就展開了章魚計劃,從百度外賣挖到關鍵人物,說服黃團高層拿出20個億真金白銀啟動同城配送。

同城配送需要20個億,這個認知讓張胥壕領先了18個月,但是一來一去磨平了優勢。可以想象張胥壕當初得急成什麽樣。楚垣夕對此當然是深有體會,因為原世界即使有鄭德基金全力支持他也深受融資的困擾。

所以他寧可先幹一個巴人,也不想像藍餓一樣早做18個月,這18個月把自己的戰術全部暴露,把寶貴的經驗和見解兜售給所有感興趣的人聽,便於別人理解,才能融到資。等千辛萬苦終於融到資,江湖已經不是那個江湖,而且全都是因為自己才變成這副鬼樣。

這個模式之下所有感興趣的投資人可以毫無難度拿到所有技術細節,是一個遇到有心人就撲街的模式,別人一看行啊,我上我真行,都嚷嚷出去還有自己什麽事情呢?巧合的是這種事黃團的老王以前也幹過,當年把自己對團購的思考講給投資人徐冒動,結果人家直接拉起一個窩窩團當總裁,跟黃團硬剛了很久。

可見後浪也會變為前浪。

這也是楚垣夕對投資者刺探自己商業機密特別敏感的原因,都是一樁樁血案,道友們死出來的經驗,總結為一句話就是要麽潛伏著不動,要動就在兩年內結束戰鬥。

像李靖飛之流想要靠這種辦法從楚垣夕嘴裏套話,能套出來一句是因為楚垣夕把他當朋友。

講到這裏楚垣夕直敲黑板:“看明白沒有?張總對即時配送的理解確實領先時代,但是投資人不認可,這也沒有辦法。感覺到和什麽很像了嗎?”

下面一群人莫名其妙,實在是沒有感到和什麽很像。只有薛建華弱弱的說:“是不是如果您不做巴人直接幹小康會很像?”

“對!這就是做巴人集團的意義,即使投資者不認可我的小康模式也會認可我的人。”

袁苜心說你可要點臉吧!我就沒見過幾個人認可你這個人的!

但黑板前的楚垣夕已經繼續往下說了:“下一階段,既然我們要加速開加盟,就要加速削減補貼用戶的力度,優惠券要盡量轉到《城市寶藏》和《妖異都市》裏邊去。這裏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不能犯蜂巢一樣傻X的錯誤!負責運營的同事從思想上一定要注意。”

下面頓時哄笑,但是楚垣夕接著敲黑板:“誰來說說蜂巢傻在哪?薛建華你說。”

“錯在,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壟斷市場之後忘乎所以?”

“也可能是覺得無所謂吧?”劉璐歪著腦袋說,“這叫合理利用自己的市場支配地位?”

“快遞櫃本來就是方便快遞員的,憑什麽讓我交錢啊?我同意放快遞櫃了收我錢還差不多,我本來就不同意你還收我的錢?”周鳴鈞氣呼呼的說著,可能真被坑過。

楚垣夕鼓了鼓掌,說:“老周說的最接近正確答案。”

薛建華一口氣憋住,心說這麽樸素的答案最接近正確?

只聽楚垣夕說:“你們都沒有遊戲基因啊。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蜂巢沒有服務意識,沒分清誰提供服務誰享受服務。用戶去快遞櫃取件,用戶才是付出了服務的人,本來這一段應該是快遞員的工作,快遞員享受了用戶的服務,沒錯吧吧?

而且蜂巢雙向收費打出來的名義是提高快遞櫃的周轉率對吧?那就簡單了,用戶12小時內取件,快遞員交多少錢都分用戶一半,直接微信紅包到帳,超時就不給了,你看周轉率高不高。”

劉璐不服:“這跟遊戲基因有什麽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