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新零售之戰,你沒見過的船新版本(第2/4頁)

不過沃爾瑪很難以創業者的速度去鋪店,危險層級還不如永輝。上個月還有個消息,大潤發首家mini店即將落戶南通,定位也是社區超市。雖然不屬於河馬體系,但大潤發也是阿裏下面的產業,來勢洶洶,楚垣夕看到的時候就產生警覺了,沒想到才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河馬就沖了過來。

只見徐欣很罕見的使用了表情包,發出一個笑哭的表情:“你說這是不是小康幹的好事,把他們都引到社區來了?”

“唉,友商反應速度太快了怎麽辦?不過貼身拼刺刀我從來沒怕過誰。”

“你這話說的可太大了啊……”

楚垣夕心說這個並不大,原世界中友商們的反應速度也不慢呢。當然跟徐欣沒必要糾結,順著她說就是了:“我說真的呢,我不怕跟阿裏一家對打,我更怕河馬mini幹好事把其它大型商超也都引狼入室引到社區來,形成混戰。那就壞菜了。”

真這樣,小康的AI團長先廢一半功能。所謂團長得先有團,那些團裏大型商超團是主力,而且本來都應該成為小康的友軍。真擠過來拼刺刀就成敵軍了,大規模化友為敵誰受的了?只有河馬一家反而無所謂,不缺河馬這仨瓜倆棗的。

不但化友為敵,更重要的是,小康騎行路徑相關數據能發揮出威力的場景,不是所有團都紮堆在社區,那樣只需要位置信息就足夠了。恰恰是友軍們分布在地圖的各個不同位置時,騎行軌跡才能挖掘出最大的數據價值。因此就算沒有化友為敵,友軍們紛紛沖到社區之後這個功能也一樣失色不少。

因此楚垣夕這時只想對河馬怒吼一聲:“走開!莫挨老子!”

徐欣看了再次發送笑哭.jpg:“沒想到我的終極難題被河馬給解答了,我比你更焦慮。”

楚垣夕一想,徐欣的終極難題,哦,是前置倉怎麽盈利。

這確實是她的心結,因為她旗下的生鮮創業者基本青睞前置倉模式。那時還是本輪融資之前,徐欣想撮合小康跟她下面的生鮮創業者合作呢,把前置倉整合起來。

而楚垣夕說:“創業者100%不會這麽想。”

那時徐欣還問過他前置倉的成本問題怎麽解決,當利潤率跌回常態,成本還是無法覆蓋,怎麽能夠不掉回燒錢陷阱的問題。距今不到20天,所以記得還很清楚。

前置倉開店快、投資低,能夠像機器貓的次元袋一樣,用戶要什麽就快速送到什麽,作為新零售,這方面的體驗非常好。但是客單價低,冷鏈物流服務成本高,而且火耗大,所以就算再好,成本問題不解決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楚垣夕當時的回答很繞,其實核心意思就三個字——學小康。

現在他感到深深的後悔,就不應該裝這個Bility。當時這麽說了也沒問題,徐欣絕對不會去動員她手下的生鮮創業者們學小康的,但是現在可就不一定啦!

尼瑪徐欣可是至少洞悉了小康模式75%的人,這要是真的下狠心那楚垣夕鬧的樂子可就太大了!

他也很容易理解為什麽徐欣今天頻繁笑哭,以及她為什麽焦慮,因為她是前置倉的推崇者和推動者(但不是首倡者),一直在鼓勵旗下創業者使用前置倉模式,這樣才能實現高頻、剛需、大人群,才顯得性感。所以與其說她旗下有很多生鮮電商創業者,不如說有很多前置倉創業者更準確。

但是今天河馬的侯總,作為整個新零售大型賽道中率先推出前置倉策略的先鋒,宣布前置倉被他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文件裏邊老侯說的特清楚,通過河馬的運營,他發現前置倉是不可能盈利的!這就是徐欣在終極難題上拿到的答案。

不可否認的是mini店比前置倉更有品類結構的優勢,同樣做生鮮,火耗更低,冷鏈成本更低,客單價卻高,正好把三大劣勢扭轉為跨過成本線的優勢之所在。徐欣當初正是信了老侯的邪,然後猛打前置倉,現在再感嘆別人坑爹根本來不及。

“現在我手裏這麽多前置倉創業者,我怎麽辦啊?”

徐欣發完這句話,本來也沒想看到什麽答案,只是感慨一下,沒想到楚垣夕馬上說:“你可以……把它們,處理給我?我需要本地化流量,他們並不都是沒價值的。”

楚垣夕則是相信到了這個時間,生鮮電商創業者們應該已經開始重新進入盈虧平衡甚至更低的行列了,2月的虛火不可能燒到現在,就連小康的利潤都跌了呢。

這段時間大型商超紛紛開門,便利店的生意自然要往下掉,生鮮電商只會掉的更多。而且用戶生活趨於正常,非正常時間段的消費自然也要往下走,而晚9點原本是生鮮電商的高峰,現在反而沒有高峰了,這逼回歸正常值還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