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創業者100%不這麽想(第2/3頁)

巴人+小康這個組合當初孵化甘新買菜時候簽署過一些協議,其中有一些排他性條款,限制甘新買菜的發展。這個限制不是為了打壓,而是為了甘新買菜不脫韁,能夠同時做到服務於小康且自身蓬勃發展。在當時的時間點上,一生鮮和開門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當口,這個選擇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補丁。

但是現在條件變了,一場巨大的特殊事件使得小康的發展出現顛簸,而生鮮更是和去年年底截然不同,敢叫日月換新天,兩者的發展都和計劃中大相徑庭。

所以楚垣夕也沒必要守著原先制定的條條框框不放,沒必要。

(作者君寫這段也很感慨,去年底挖空心思,想的條款突然就都不合適了……)

就像養孩子要學會適時的放手,等孩子成年了就要讓他去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巴人孵化甘新買菜做的是個產業投資,孵化的目標並沒有變,只是變化太快了,那為什麽不給甘新買菜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呢?

就個人來說,楊亨和魯茵正好趕上這股風浪,幹的也算兢兢業業,不但沒翻車還超標完成了任務,然後因為被楚垣夕拴著繩索,所以就毛都撈不到?同為創業者,將心比心也不太合適的樣子。

再說自由的融資,無非意味著巴人放棄某些條款的使用權而已,又不是份額沒了。

楊亨和魯茵雖然被叫到帝都來的時候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特別是剛跟徐欣聊過一會,但是這事徐欣說了不算啊,此時聽楚垣夕親口說出來,一個攥緊拳頭,一個面色潮紅。

“不用這樣不用這樣,無非就是提前了一點點而已。提前也是為了今後更好的給小康供貨,沒外人我就直說了哈哈哈哈——”

楚垣夕發出一陣浪笑,而徐欣則平靜的問:“楊亨,你後悔做toB嗎?”

“不後悔啊,我又不是沒幹過,我知道toC多難。”楊亨說的非常坦然。徐欣有這個問題肯定是因為這段時間生鮮集體鹹魚翻身,其中toC翻的更劇烈,吃到的蛋糕更飽滿,而toB就顯得隔了一層。

魯茵也跟著點頭:“做toC,物流、現金流、用戶運營等等等等,每一樣都必須做好,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都不行,還要燒錢。而且利潤低,損耗高,現在跟以前相比無非就是市場被教育了,用戶滲透率提升了,其實利潤率是虛高的,等這段過去之後利潤肯定還要掉回去。”

說到這她看了眼楚垣夕,然後一吐舌頭:“跟便利店一樣。”

楚垣夕心說我給你的自由過了火!你這種沒見識過線上內容的才會覺得一樣,你看我到時候一樣不一樣!

當然,他不能生這個氣,至少不能表現出來自己小心眼,於是呵呵一樂:“感覺就像買股票和買基金的區別吧,封閉基金買完就不用看盤了,反正也沒法贖回,股票還得天天盯盤解盤。”

楊亨那紙扇一合,說:“我看倒不如用《捕蛇者說》打比方,toB很好,並不容易幹,但是幹起來省心。”

徐欣老神在在的坐在沙發裏,這時突然發問:“利潤真的一定會跌回去?不能通過提供服務把價格維持住?”

“那需要打敗線下才行。”楚垣夕思索片刻,“淘寶狗東為什麽能深入人心?因為能打敗線下。線下門店試衣,線上買同款就是這個道理。生鮮電商現在與其說是風口,不如說是分水嶺,價格不能輸給線下,服務必須勝過線下,缺一不可,考的是魯茵剛才說過的那麽一整根鏈條在難以標準化的狀態下有多少效率。反正我不看好,現在線上比線下還貴。”

“這麽說來,要是重新轉回燒錢大戰就真沒勁了。”徐欣說話間就想到了生鮮第一利器,也就是前置倉。前置倉模式一度被認為是服務勝過線下的關鍵,但成本也是相當的高,降低成本的辦法是增大密度攤薄物流成本。

即便如此,攤薄後的成本仍然不低,一旦價格撐不住,還是要跌回盈虧平衡比下邊,變回燒錢模式。應該怎麽破局呢?

她自己在很久以前說過生鮮是電商最後一個堡壘,所以得生鮮者能夠在電商領域彎道超車,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連曙光都看到了,創業者們還沒找到破局之策?

想當然的,她就想到了小康模式。小康的門店一樣是徘徊在盈虧線上的,現在的盈利大增並不是常態,未來真正做出利潤的是會員卡費、加盟費,以及線上內容帶來的增值服務。

雖然和生鮮不一樣,但是兩者似乎有很大的共同點,生鮮的前置倉如果看作小康的門店,那麽小康能夠依托門店建立起的龐大的閉環生態,似乎前置倉也可以?離小區同樣近,而且密度更大?

“小楚。”她結束沉思,叫了一聲楚垣夕,然後非常坦率的說:“其實我覺著吧,你找戰略合作的對象,美多並不是最合適的,確實應該找一個具備大量前置倉的生鮮電商,特合適。可惜了,一生鮮沒懷好意,不然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