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就您還挖我的墻角?

之所以一直沒有公布小康東南亞計劃,主要是楚垣夕怕惹麻煩。這事他甚至都沒跟巴人創始人團炫耀,向他們說明投資小康有多賺的時候直接忽略了。倒也不是怕他們泄密,而是小康東南亞屬於潛在利好,他們估計認識不到其中的奧妙,所以幹脆保密。

說到創投基金的退出問題,這天晚上平地驚雷,國朝監管層突然放出一記絕世猛料。

正在楚垣夕跟劉璐吐糟小康的融資進程時,劉璐猛然刷出我大A股最新的減持規定修訂版,當時就不淡定了!楚垣夕看了一眼,心說今天投資機構又得是不眠之夜。

實際上沒過兩分鐘袁苜就沖進來了,實在是這份新規對早期投資機構來說簡直就是久旱之後的甘霖,對整個A股市場的影響都將是極為長久的,足以載入史冊。

困擾早期投資機構的主要問題其實不是投不中IPO,而是投中了之後退出難,後來有個反向掛鉤政策之後好一點,也就是鎖定期和IPO前的投資期成反比,投的越早鎖定越短。只不過認定和執行一直都很復雜,使得滿足條件的早期基金仍然難以得到實惠。

這一次為了避免冗長的認定,監管部門直接簡化了規定,投資滿5年的項目沒有鎖定期。換言之IPO的當天,早期投資人就可以賣股。

這是什麽概念呢?就是新股不敗的基石沒有了,對整個股票二級市場的生態都是一場重構。

新股之所以能夠不敗,原因很簡單,買賣雙方資源不對等罷了。買方只要有錢就能買,但賣方沒有足夠的股票,新股上市散戶手裏只有公開發行的那一部分,其中還有很大比例被機構劃拉走了,根本沒的可賣,開盤之後多少個漲停板當然是多頭說了算。

但是投資者手裏的原始股通常不會是少數,一旦早期投資者加入賣方,供需關系自然就會發生變化,多頭想要人為操縱股價必須準備更多的錢。而且這還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買太多了到時候賣不掉怎麽辦的問題,股票操盤吃進多少合理是有數的,並不是多多益善。

想當年海欣股份的操盤手就犯過太牛逼造成的錯誤,一下子吃太多了,最後任他怎麽橫盤整理、拉升對倒、震倉打壓,結果就是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持股不但沒減少,散戶大喊一聲“歸你了”,份額比例反而還增加了不少……

因此這是監管部門真正邁出了走向正確的第一步,可以看作“供給側改革”。這個改革來的非常好,因為新股發行之後無論良莠都被炒成天價實際上是我大A股中大部分問題的根源。

一個簡單的道理,上市公司自己不知道自己股票應該值多少錢嗎?發行價定價是騙鬼的嗎?當然不是了,無論在香江還是納斯達克,發行價過低,正經公司是會取消發行的,不符合公司利益。換言之,發行價通常已經包含了一定的溢價在裏面。

而上市之後那些十幾個幾十個漲停板是中簽者的狂歡,也是割韭菜最大的那把鐮刀。操盤手為什麽要把股價炒上去?還不是為了對散戶喊一聲:“歸你了!”

改善這個問題才是治理市場沉疴的正解。

當然這實際上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內,否則監管層早就動手了。比如說新股發不出去怎麽辦?我大A股從來都是一個情緒市,喜歡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所以才造成了大牛市和大熊市交替的特殊生態。

因此,劉璐作為A股資深韭菜說的就比較直白了,按她的話說,這是對大非的超大級別松綁,擱過去直接引起股災。

這句話的核心其實不是股災,而是“擱過去”。新股發行這麽搞,擱過去五年長熊、七年長熊裏邊,真有可能發不出去,出現無人認購的情況。而現在大A處於一個新的N年長熊之中,自2015年的5178點以來還沒有明確走牛的跡象。這個時間出台這麽有魄力的政策,足見監管層對市場的信心。

A股IPO的發行采用的是承銷商包銷制,賣不出去就會讓承銷機構全額認購,而承銷商多為券商,券商是市場的主要承載者,這個多米諾骨牌一倒,後面的連鎖反應可就精彩了。

因此多年來我大A股慣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方面嚴禁供給側賣出,一方面打擊新股炒作,大量被扭曲的規則中清晰的表示著生怕允許大非“出逃”的震懾力太大,讓新股發行環節出問題。

所以關鍵點還是在於“出逃”,以及為什麽要出逃?因為對於垃圾公司來說,無論發行價是多少都有出逃的動力。

其實這是問題的一體兩面,為什麽監管層現在有底氣敢於革新了呢?因為過去上市的都是什麽垃圾公司?現在準備上市的是抖音,是頭條系,是雲叢、依圖、商湯,國朝經濟昂揚向上了這麽多年,也該催生出一批有氣質的公司在本土上市了,這就是形成新平衡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