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企業家的深入思考(第2/4頁)

這樣基本上物流運貨和倉儲的能力恰好能夠滿足一個店一天四個小時的排隊銷售,同時對店面中普通商品的營銷也不會產生太大的沖擊。

雖然說小康限購式賣口罩的目的是為了利益大眾,讓盡可能多的人買到口罩,但也得講個細水長流,不然就真的是純做公益了。

或者說的更清楚一點,小康的口罩,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最好是讓門店附近的居民買到才是對社會和對企業都有利的。讓隔著八百裏外的人買到,對小康並無任何好處,只是用戶數虛假的增加一個,至少目前是這樣。

因此楚垣夕連夜下指令,把剛剛開始在家辦公的過年加班黨們又一次折騰的夠嗆,因為老板只是發號施令,具體怎麽做,怎麽排班,怎麽執行,得是項目組來完成。都讓楚垣夕出具體的計劃是不可能的,那不是總裁該幹的事情。

好在小康擁有實力強勁的員工,這就給楚垣夕留下比較有效率的時間,用來獨處,思考。

去年這個時間,他思考的是小康全盤啟動之後的一應事宜,以及巴人的集團化改組,都是非常重度的腦力活動,做出了許多重要的決定。

今年相對比較輕松了,巴人那邊按照慣性有序推進就行了,需要停下來考慮的,無非是比如員工用DKP兌換管理崗是不是該安排新的一期啦?面對新的形勢,是否應該順應形勢做出一些微調啦?比如藝人和演員的價格肯定要進一步下跌,怎麽利用起來,有沒有需求再捧一個或者幾個新人上位?

等等諸如此類的細節。

小康需要做出深度思考的地方其實是人,業務上已經做出了比較縝密的安排,使得原本處於“等放假”狀態的管理層在年會之後以一個出人意料的速度再次高速周轉了起來。

人的問題重要在於需要管理的人員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原有的管理人才肯定不夠用,在裏程碑4過程中,粵東省開店二十家這件事情相當於是已經耗盡了原有的小康人才儲備上的底蘊,帝都這邊雖然還沒到捉襟見肘的地步,但是肯定是把弦繃緊了。

這個時刻的小康其實是脆弱的,因為經不起外部的打擊。換言之,假設在啟動粵東省開店計劃之前,有外部勢力瞄準小康的人進行精確打擊,楚垣夕是不怕的,因為人力儲備有所冗余,就算別人集中力量於一點,小康也可以啟動應激機制反挖或者去別處找補。

但是現在,用戰役來比喻就相當於戰線被拉長了,突出部增加了一大塊。別看粵東省只是開店20家而帝都現在是接近400家,但粵東省那其實不是20家,而是兩個十家,兩個帝都裏程碑3。這兩只小麻雀打的是基礎,都需要有五臟的,物流供應鏈倉儲和其它配置一樣都不能少,需要的後台人員遠遠多於打完基礎之後新開二十家店。

然後因為突如其來的變故,人員問題會被無限誇大,這是頭疼且無解的。好在別家估計也沒這個心理準備,至少心理準備不會比小康更足,在無可阻擋的大事件面前所有人都要調整自己的計劃,自以為是棋手的都要享受棋子的待遇,要慌亂大家一起亂,因此反而危險評估並不高。

此外就是高層人員配置,小康也不得不暫停下來。比如原本楚垣夕打算節前約見馮林總裁班的教授,只能暫時推遲了。

這些是體內事務,另外還有外延。

所謂外延有兩方面,其一是向上遊蔓延,其二是向下遊拓展。

向上遊蔓延,比如說巴人集團是否開啟VR設備,也就是虛擬現實頭戴顯示器的準備工作?

這是一單非常吃投資也非常吃人才的大項目,但是技術含量本身並沒那麽高,特別是相對於頭戴AR來講不高。

頭戴增強現實設備以眼鏡設備為主流,鏡片上的顯示只是最後一個環節,對於光場和光路的校準和成像分析才是大頭。但頭戴虛擬現實必然是要籠罩全眼的,不需要考慮現實場景,技術難度急劇降低。如果有合適的標的企業可以拍錢並購,如果沒有,可以自己組織研發和生產,比研發手機便宜。

唯一的問題是要不要做,什麽時候做,以及做到什麽程度?嗯,如果說還有第二個問題,就是會不會吸引公孫老師推著自行車過來,畢竟行業毀滅者的因果律隱患還是比較強大的。

下個十年手機在移動設備中的地位應該仍然無可動搖,汽車的客戶端屬性必然被加強,但5G以及其後更加高速的聯網時代,VR頭顯肯定也會越來越重要。

很多人說無法想象一個人一天中分配很多時間在腦袋上頂著一個頭盔,這種日子沒發過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們20年前也同樣想象不到後來會出現低頭一族,手裏必須隨時隨地抓著手機,一旦脫離視線就會渾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