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小康最後一塊拼圖(第2/3頁)

“他說的都是真的,不過我是不懂為什麽要做一個億的預算。地圖有那麽吃錢嗎?”

“你看看企鵝,地圖服務當成底層架構、企業的基礎設施來做,人家每年至少十億研發費用,上不封頂懂嗎?咱們已經相當收斂了。”

看來小康真是認真的?簡墨看到團隊成員都在看他,於是微一沉吟,說:“需要外國專家還是華裔專家?”

“最好是願意回國創業的。”楚垣夕一聽這是有門?立刻眼珠子賊亮。

過去二十年是國內培養大學生,優質的跑去米國留學成為人才,給米國做貢獻。這股力量多年來在米國歷練了一身本領,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無論如何沒法打破階級的天花板。

但現在是國內的創業大環境整體開放,而且機會非常好。在米國無法打破階級天花板又有實力的,願意回國創業會發現機會多多。小康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只要預算充足總是很好的機會,就需要有人牽線搭橋。

結果楚垣夕和劉璐在國內發動獵頭沒有捕獲任何獵物,沒想到今天這個不經意的機會,出現一個老司機!

於是接下來在楚垣夕的有意引導之下,聊天的內容變得非常融洽,一時間賓主盡歡。

等到把人送走,楚垣夕感覺這批人都還可以,談吐有物,經驗成熟,因此對劉璐的眼光贊賞有加。說到底他們的失敗主要是決策者的失敗,也就是創始人的失敗,骨幹們的責任並不大。需要對創業失敗負一點責任的只有楊亨。他在松子多多的地位相當於聲叔在巴人,袁苜在小康。

於是兩個小康的一二把手合計了一下,定下的方案是,可以為成立一個小康戰略發展研究室,楊亨做主任,享受副總裁的頭銜,但不直接給予期權。

如果有任務,OKR裏盡量多注入獎勵,這些獎勵今後可以直接變現為對他創業的投資。至於其他人,鼓勵他們直接加入各個業務團隊,頭銜無非就是總監和高級總監。

楊亨是有創業失敗經歷的人,現在是舔舐傷口時期,肯定不適合立刻開始所謂的“連續創業”。連續創業是楚垣夕這樣,先做巴人,把巴人集團帶到一定氣候的時候再做小康,這才叫連續創業。如果做一個跪一個,那叫連續失敗,是很傷人品的。當然也有人不管不顧,這種老師是少數。

所以失敗一次之後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總要做做樣子,仿佛經歷一陣反思,或者給自己充電,更新一下自己的人設再出山。

所以楚垣夕判斷他很可能接受這種招募,這種方式屬於各取所需,而且當他今後再次啟動創業的時候,並不是被小康孵化的創業,而是拿小康的天使投資。舔舐傷口的時候做做別人的顧問,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兌換一些資源,並無損於他的逼格。

至於其他人,因為小康的結構相對扁平,沒有事業群、事業部的結構,所以層級盡量少,高級總監在小康內部已經是高管了,應該也沒有不滿意的道理。

其中簡墨的第一個OKR就是給公司介紹地圖專家。然後楚垣夕沒想到最終出現了激烈的面試,因為矽谷那邊的華人圈裏,氣氛比國內凝重多了,天天都有人喊著我立刻買張票就回國!當然,其中大多數都是已經拖家帶口的人了,真要下決心回來也不是那麽容易。

這種情況下,矽谷的華人精英其實也需要國內的老司機牽線,這是一種信息差造成的流通不暢。

如果這些高端人才在國內,大企業可以近距離觀察到他們的能力,早就被人輪光了,但是隔著太平洋,就算知道有這麽一批人,他們到底能不能接地氣?能不能適應國內的環境?是真的有能力還是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只有他們邁出第一步,回來,才方便甄別。

但是有個兩邊都懂的老司機的話就不一樣了,既熟悉國內的公司,又熟悉那邊的人才。簡墨拉了幾回線,忽然開始長籲短嘆,說兄弟心裏苦啊,早知道拉人頭這麽賺,我還幹什麽運營啊?我轉人資得了!

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所掌握的人脈資源和雙邊信息變現起來有多麽值錢!

然而楚垣夕說不是這樣的,你不但提供寶貴的信息,還要為雙方同時做信用背書,所以你賺到的不止是信息服務費,而是居間服務費。

最終,經過多次會面和溝通,小康地圖項目組的領頭人選幾經微調,變為雙頭制,一個負責基礎地圖架構,一個負責輸出式服務的功能開發。

負責地圖基礎架構的叫康新,但是人已經不新了,2004年就加入了鑰匙孔,也就是谷歌地球的前身。結果跟他一起工作的白人都已經升任谷歌地圖的副總裁了,他發現自己只能出去創業才能成為副總裁,四十多歲被天花板死死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