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3章 新公司的建立(第2/4頁)

於文輝茫然的問:“什麽叫平台化啊?我不是太懂。”

“啊……”楚垣夕比較遺憾。這方面反而是趙傑占優了,於文輝不懂平台的涵義。如果他懂的話,其實趙傑和他換一下應該也是可以的,技術不足,招一個牛逼的CTO就是了,以巴人集團的財力,常規技術手段所在的領域現在不愁招不到合用的人,最近已經招了一些技術小牛,擡高了工資結構,使得巴人內部也出現了大公司才有的薪水牛。

可惜就是楊健綱已經自成一家了,否則楊健綱做CEO趙傑做項目經理,搭夥做這個項目其實很有前途。

實際上,為什麽楚垣夕這麽心急火燎的上馬這個平台項目,節奏這麽緊,速度這麽快,幾乎是推著所有人大步流星?原因有很多,比如IP剛好合適啦、巴人遊戲的並購交易啦,以及人手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為天朝範圍內遊戲UGC這個寬泛的領域中醒目的大小王,《我的世界》和《迷你世界》,都沒有完成平台化。

如果這兩個沙盒遊戲中的任何一個已經完成平台化了,這條賽道就會罩上一層鐵幕,後來者冷啟動從零開始,根本沒法追,至少很難追。除非是企鵝那種體量和能力,否則必須考慮高昂的投入與極低的成功率所形成的性價比。

聰明的創業者總是尋找沒有鐵幕籠罩的賽道然後開工。

但是,受限於沙盒的遊戲模式,平台化存在不小的技術難題,第一就是開發者的構成問題。

快手、段子當初走的路才是接地氣的平台之路,從野生玩家開始劃拉,不怕LOW,只怕涼。正是大量的野生玩家入場制作沙雕作品,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氛圍,然後才逐漸叠代,孵化出這個社區氛圍內的大號,產生收益,反過來帶動MCN們形成、發育,最後大量入場,提升作品質量。

正是因為快手和段子哺育了市場,提供了生態,讓MCN有錢可賺,才形成螺旋狀的上升。

站在另一條起跑線上的抖音不是這樣的,一上來就走精品UGC路線,質量越高越容易吸粉點贊,通過大量職業團隊,也就是MCN的產出形成平台調性。

但是必須注意到時間,抖音是站在快手和段子已經培育好的市場上起步的,相當於對過去幾年的市場完成一個整體的叠代。

如果抖音和快手、段子同時起步,那時候根本就沒有MCN機構,抖音無論怎樣想做精品,想要精致的社區調性,也只能做成另一個快手或者段子。三者之間社區氛圍可能在LOW嗶的方向上不一樣,但大的狀態不會有任何不同,無非就是誰LOW出來的更有趣。

段子也是頭條系的資產,頭條系在LOW嗶的路上非常有經驗的。

而現在的遊戲UGC領域其實和短視頻早期的UGC環境是一樣的。此時不具備想抖音那種市場條件,想要入局,就只能走快手和段子的路,讓更多的普通玩家入局,開始生產內容,才能迅速完成平台化。

即便這麽做的代價是產品質量低。

歷史已經通過短視頻的成長之路表明了LOW並不可怕,作品雖LOW,但是包含著創作者的智慧,是心靈的表達。通過時間的積累,通過平台的努力運營,自然會聚沙成塔,誕生大號,使創作誕生價值,進而叠代社區生態。

至少這是楚垣夕給巴人的平台制定的戰略,無非是把短視頻的王道復制到遊戲內而已,能夠透過整段歷史看到這一點的人,做出這個選擇不需要三秒鐘。

而《我的世界》則是推出開發者工具,SDK等等。這是完全面向專業開發者的,普通玩家很不方面上手,它不是易用不易用的問題,不是程序猿很難上手。

這就從UGC的構成上極大的限制了平台化的趨勢。

《迷你世界》好一點,提供的是編輯器。但是沙盒遊戲這個遊戲類型又成了問題,也就是平台化的第二個難點,它太靈活了!靈活、自由度高,有時候是好事,但在特定時期肯定不是。

還是用遊戲來舉例,遊戲的一開始階段,對新玩家來說最好能夠通過新手教學帶一帶,執行限定的操作,讓玩家逐步入門,而不是上來就不管了,所有功能全開放,扔給玩家自己體驗。

老玩家無所謂,甚至覺得更有樂趣,新玩家懵逼之後最容易做出的選擇是卸載脫坑,不耽誤這個時間。

沙盒的UGC制作存在的問題就是給的自由過了火,楚垣夕研究這個市場的時候,仔細分析了《迷你世界》運營好幾年了還沒變為一個合格的平台到底是什麽原因,最後歸納出來這個結論。

所以他才把巴人的平台限定在RPG這個細分領域內,而且一開始只做傳統RPG,一步一步帶著內容創作者前進,大概五年左右的時間能推進到MMO之前就行了。想讓UGC用戶開發MMO,這絕對是個巨大的挑戰,他不敢說一定能完成,但是其它的是完全可能的,無非就是把素材庫擴充到多大的問題,也就是投入多少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