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5章 楚垣夕要開始zhuangbility了(上)(第2/3頁)

陳炳燁又有話想說,但這回楚垣夕擺下壓手勢不叫他說了。楚垣夕猜他估計想說文化氛圍團隊責任感之類的,這個觀點不方便上新聞。

下壓之後楚垣夕自己補充:“吃雞為什麽能在國內亡者如日中天的時候崛起?因為挫敗感低啊,隨時死了重新開始又是美好的一局,這個更適合島國玩家。真正對島國玩家友好的電競是《噴射戰士》這種,手殘玩家打不中敵人但是可以助攻隊友,這才叫‘本地化’。你光改個遊戲名那不叫本地化,你就算把裏邊英雄都改了也沒有用的,遊戲本地化得了解目標用戶的特征。”

記者:“所以《亂世出山》的本地化做的肯定非常好了?楚總有沒有什麽見教?”

“啊,這個完全是奈特碼寶的功勞,我們完全不懂。能夠把一款純國風的手遊做到這個地步,每月4000多萬$的流水而且還在緩慢提升,完全是合作夥伴的專業性所致。要說我有什麽見教就是選中一個對的合作夥伴非常重要,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不要總覺得我上我也行。島國有5000萬玩家,每年遊戲流水200億$,你得充分尊重這個市場。”

本來在采訪稿裏島國部分算是前戲,到這應該就差不多了,但是陳炳燁在場,因此記者話題一轉就轉到IP改編上了。

巴人集團和平頭哥雖然運營模式和經營範圍完全不一樣,但是都是IP相關的產業,所以他追加的問題是:“正好陳總也在,我想知道兩位大佬對時下小說漫畫等等泛娛樂IP的改編價值是怎麽看的。”

看楚垣夕露出疑惑的神情,記者趕忙補充:“巴人集團雖然沒有改編別人的IP,但是給我感覺神似……”

“改了改了,我還以為外部已經知道了哈哈。”楚垣夕化身假笑男孩,“實際上我們之前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IP采購,目前囤積了待開發的IP有那麽五個吧,買下來的應該是五個,在談的不知道。不過接下來的兩個重點開發的新IP還是我們集團內部自主創造的。”

“對於IP改編,我覺得主要還是問楚總,我們其實是上下遊的關系,我只是IP的生產者,基本上不向下遊蔓延。”陳炳燁說著揉揉額頭,感覺非常頭疼。主要是巴人前段時間分別以一百萬到兩百萬的價格采購IP,不但沒他什麽事不說,而且馬略還經常向他求助,托他幫著推薦一些市場上合適的IP。

這叫什麽事啊!一來二去的有時候感覺沒賺到就是虧,有時候又感覺巴人在打劫,自己的權利不賣反而是個好事情。

這段時間隨著IP熱的退潮,交易市場日漸冷清,大IP的交易幾乎絕跡,因此巴人的出價盡顯奸商本色。但是像巴人這種拍錢比較痛快的在今天已經很稀罕了,就算出價比較低,仍然有人趨之若鶩。

總之巴人這輪采購不知道是抄了市場的底呢還是買在半山腰上了,反正陳炳燁說是不向下遊蔓延,可是平台上IP囤積過多肯定也需要做出一番動作。這也是他跑到魔都的原因之一,這是個玩家的盛會,何嘗不是泛娛樂公司的盛會呢?

只聽楚垣夕說:“關於小說和漫畫的改編價值,我這麽說吧。如果你的目的性明確,你的打法的邏輯是對的,投資回報率ROI能夠算清楚是正向循環,那就和遊戲公司投廣告買量一樣,每下載回報大於每下載費用,就可以大膽的買。

現在是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說壞,IP買方賠錢的比例很大,賺錢乃至賺大錢的是少數;說好,IP價格低啊。以小說為例,很多三四百萬字,創作兩三年的小說,有一定知名度,內容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同時適合幾個開發方向,全版權一百萬就可以拿下。這對風控來說簡直太好了。

你知道IP改編最大的症結是什麽?我們作為改編方不是不想給IP創作者和運營者錢,賺大錢之後給給給,但是不能一開始就給。一開始肯定要控制風險,要有止損線,IP采購費用在項目研發支出裏不宜占比過高。

不怕陳總笑話我摳門,之前我也接觸過一些版權方,那個要價方式根本就沒法談。項目還沒做呢每年保底分成就敢要千八百萬,風險全部由買方負擔,那賺錢是運氣,賠錢是規律,也就是資本瘋狂進場的時候有人願意這麽搞,萬一成了呢是不是?資本退潮肯定立刻死雞。現在基本上都老實了,要麽就惜售,要麽就回歸理性。”

記者:“那就是說控制好風險的情況下,關鍵還是打法了?”

“對,方法論一旦到位,就可以拿出互聯網思維了。”

咦?互聯網思維?此處應有幹貨!記者又是一激動,這個詞可是耳朵磨出繭子來了,通常見於各種PPT,通常和各種資本運作聯系在一起,但是從楚垣夕嘴裏說出來顯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