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2章 分公司的具體問題(第2/4頁)

從商業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這是楚垣夕給陸羽的一個中級考驗,他也該出新手村了。

趙傑也要出村。他心心念念的小遊戲群組,也可以理解為方向性考驗,也同樣是豐富公司產品線的,只不過這條產品線原本並不是特別被楚垣夕看好。

小遊戲,特別是微信小遊戲,發展到2019年中,已經探索出一條成熟的商業模式,是一門特殊的流量生意。

這個成熟的流程,一句話概括就是通過遊戲自發裂變獲取用戶,然後讓用戶點廣告,獲取廣告收入。因此小遊戲對遊戲公司來說是比正常遊戲更赤裸的生意,是否賺錢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第一研發成本,第二裂變效率,第三是否可以通過買量達成正向的資金滾動。

當然還有一個隱形的因素,就是龍爹什麽時候舉刀。畢竟小遊戲裂變太快了會影響到整個微信的社交體驗,龍爹經過鯤的肆虐之後絕對不會允許任何小遊戲動搖微信的根本。

而遊戲公司常見的指標,留存率、吸量能力、日活等等,其實都反應在上面三個因素中。反而是付費率和Arpu值等等不值一提,小遊戲裏沒這麽一說。

實際上楚垣夕最近半年的精力已經不在遊戲上了,雖然一直關照著《亂世出山》手遊,但對整個遊戲行業的信息已經不那麽敏感了,關於小遊戲的要素,都是趙傑提交上來的報告。

為什麽趙傑這麽心心念念的想要上馬呢?因為既然是流量生意,就存在用戶被洗光的問題。沒人做的時候是紅利期,方法論成熟了之後會出現大量競爭者,紅利變紅海,原先發行三天就能回本的小遊戲可能換個時間發行連100萬DAU都沖不上去。

這樣,某種程度上來說,小遊戲進入紅海期後就變成了買量之爭,要制作足夠牛逼的廣告素材,靠廣告吸量。

當然優質的產品,包含巧妙的創新,任何時候都有競爭力。

而楚垣夕一開始不看好這條產品線就是因為小遊戲前年還是藍海,去年已經開始發紅,到今年六月已經非常之紅了。雖然對應的,方法論也日漸成熟,但是按趙傑的意思,是讓有DKP的兄弟們在巴人遊戲內部孵化小遊戲,然後從巴人信息得到流量加持,從而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和獨立。

問題是這種成功的天花板太低了,雖然現在一款小遊戲成功了仍然可以賺到上千萬,但是想做出《怪獸必須死》那麽爆的長尾產品已經近乎不可能了,幾乎都是快閃快衰的產品。

而且成功的產品不是拼出來的,是試錯試出來的,對楚垣夕來說,如果兄弟們滿意還好,如果他們決定做,然後發現被坑了,DKP打了水漂,那反而得不償失。特別是趙傑五月初已經開始嘗試了,試水的結果是孵化了三個小遊戲項目都不咋地,小範圍測試出來的數據太次了,都沒好意思管楚垣夕要巴人信息那邊的流量。

所以之前楚垣夕只是允許趙傑小範圍的嘗試一下,不支持他大幹。但是因為要做出重大調整,讓他感覺有些事情可以試著變一變。

和楚垣夕在巴人遊戲的會議室中面對面坐著,趙傑感覺壓力山大。楚垣夕在進行巴人集團化改組之後明顯偏保守,特別是巴人信息和巴人遊戲可以看成目前集團的兩只手,但是鮮有大動作。也就是說,楚垣夕態度並不積極。

“那個,老楚,其實不像你想的那樣,兄弟們是很樂意這麽幹的。”趙傑尋思著怎麽能夠說服楚垣夕支持他大幹。

這一個半月以來的三個試水型產品並沒有澆滅他的熱情,因為試水型的投入少,所以撲街,這個邏輯是講的通的,如果投入增加,把盤子擴大,未必會撲街。這種事情在企業層面見的多了,企鵝不知道多少山寨產品都是這麽硬堆資源把壕溝填平的。

而且他們的DKP還多的是。趙傑比較保守也比較土鱉的地方在於,他召集了一批有志於此的兄弟,每個人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上百萬的DKP,湊起來一個小型員工平台,然後集體出DKP幹了這件事情。這個辦法可以保證有損失大家一起承擔。

所以雖然折了三個小遊戲,員工合夥搭的小平台還有好幾百萬DKP。

楚垣夕做了個下壓的手勢,問:“所以你找我,目的是?”

趙傑心說你裝什麽糊塗啊!目的當然是批錢了!他這個巴人遊戲CEO憋屈的地方在於,巴人遊戲產生巨量的現金流,每個月好幾億,但是不走巴人遊戲的帳,直接輸入集團賬戶。因此巴人遊戲名義上是個分公司,但實際上沒有財權,財務不獨立。

所以趙傑想要開發小遊戲,得集團公司給他批錢,一部當作DKP的給付金,一部分作為巴人遊戲對孵化項目的投資,從而呈現出投資創業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