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9章 重大調整(第2/3頁)

在他的計劃中,鄭德至少也得承擔起七十億的份額才行,巴人掙點錢不能全都投給小康,全投小康估計魔都銀團要起訴了。這樣,有一百億資金打底,總體募資三百億到四百億之間應該沒什麽大問題,按杠杆比例來算也就三倍多的杠杆,沒有太大的壓力。

至於徐欣和胡世恒,他們所代表的機構更有錢,比鄭德大不少,但是關系上鄭德是鐵杆,而他們是戰投,預期不一樣,能依賴的程度也不同,他們願意替小康站台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

但如果形式變成這樣了,那鄭德說不定得賣家當才能湊出這筆錢來,比如之前投資的雪上項目,賣掉換錢。這種籌資方式實在太痛苦了!

他的目光不得不專向巴人。巴人是現金奶牛,現金奶牛如果殺掉,可以瞬間變成一大坨現金。而且不一定全殺?只殺一部分呢?比如說把巴人遊戲殺了?

這也未嘗不可,對資本市場上很多人來說,巴人遊戲絕對是SSS級別的投資標的,有兩種人最愛。

第一種人,是需要買利潤的。買到巴人遊戲付出一大筆現金,但財報頓時無比鮮亮,因為現金反應在財報中是資產而不是利潤,而現金奶牛貢獻的是未來多年的“當期利潤”。

第二種人,是阿裏。如果有一個組織結構完美的內生性源源不絕的遊戲公司可以買到,阿裏的遊戲帝國瞬間就成型了,相當於一刀直插企鵝的肋條骨。雖然類型並不相同,但效果上就和《陰陽寮》橫空出世之後的網易一樣,在企鵝獨霸天下的遊戲產業地圖上硬生生撕下三分之一的感覺。

但是這不是巴人遊戲現在的狀態。雖然現在賣,阿裏肯定也有收購意願,但是意願絕對不會那麽強,因為巴人還沒有第二款、第二個系列遊戲用來證明自己的方法論,從巴人遊戲的組織架構上看,也不是一個大公司應有的架構,更像是小團隊成功之後進行擴充,核心還是一個團隊。

這樣的全資子公司賣不了太好的價,實際上也影響到巴人集團的估值。之所以楚垣夕自己只給巴人集團估300億就有這個原因。

如果巴人遊戲的框架能夠按照完美世界或者遊族網絡的規模進行重新組織,然後盡快補上新的成功的產品線,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小公司成功一款產品然後一路撲街的有的是,無論第一款產品掙多少錢,估值模型都不能走資本市場上的正常模型,更不用說進行PE計算。

而大公司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公司,正是因為建設起豐富的產品線,成功的產品多,配套結構完整,內生性能夠支撐起幾條戰線同時開戰,有懂行的市場和商務團隊知道怎麽和渠道談判、怎麽買量,甚至有自己的流量池而且能夠不斷擴大。

關鍵是要把這些單元整合起來,將一個個團隊捏合成有戰鬥力的集群,而不是屬於同一家公司但是各自為戰。這需要做很細致的工作。

之所以楚垣夕沒有進行大刀破斧的改組,是因為巴人的估值高低暫時沒意義,又沒打算再做一輪融資,也沒打算上市,賬面價值高低有什麽用處呢?高了反而會提升魔都銀團賣出的欲望。

實際上魔都銀團是個懂遊戲公司的銀團,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了,也做出了相應的建議,渴盼著巴人的護城河能夠深一些,盈利能力能夠增厚一些,估值也能更高一些。這當然是非常好的建議了,楚垣夕答應以後有時間一定執行。

但是現在這個形式,楚垣夕不得不開始動腦子了。首先如果被阿裏收購的只是巴人遊戲而不是巴人集團,這是很好的事情,因為楚垣夕可以忍受剝離巴人遊戲以及配套的IP和流量池,只要價錢足夠有吸引力。

然後巴人遊戲被剝離之後還可以再建一個新的遊戲部門嘛,不可能巴人集團把遊戲子公司賣掉了就不允許繼續做遊戲了,IP和流量池都交出去已經仁至義盡了,又不是關聯公司,不存在掏空出售標的問題。

至於流量池,這是很玄妙的,因為巴人遊戲對應的流量池就是漫畫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某些頭條系的矩陣號,外加一個微博漫畫號,其中微信是主力,交給阿裏會發生什麽?

這些帳號和粉絲,當初都是被楚垣夕不厭其煩的洗來洗去分流過的,所以調性還算清晰,問題是阿裏敢要嗎?巴人相對於阿裏、企鵝是第三方,帳號在巴人手裏龍爹可能沒什麽想法,然後麽,emmm……

這麽一想的話,補完巴人遊戲的結構就成了一件當務之急。

實際上楚垣夕自己曾經也動過這個念頭,不為別的,主要是集團化改制的時候,到底把遊戲相關的配套資源都放進遊戲公司還是留在巴人信息和版權公司的問題。最後因為趙傑不會運維版權和流量池,所以沒法注入過去,否則遊戲公司裏還要配置懂版權和流量池的人才,集團化的意義也就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