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啞謎(第2/3頁)

張璽將畫留在了自己手中,打發兒子先出去,並吩咐下屬不能打擾他。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張璽突然又把張流冰叫來,讓他立即去找一位裝裱高手,並且在工作室中做好準備。有錢有關系就好辦事,當天晚上父子兩人帶著畫去了省博物館,一位精通古畫修復的老專家在工作室裏接待了他們。

等回到家中已是夜間,張璽在樓上的書房與兒子連夜密談,那幅畫仍然是原先的樣子,並沒有恢復真跡的面目,但父子兩人已經確證了其中的奧妙。

張璽感嘆道:“李豐前輩這次試探的不是你,而是我,你能掌握神識已是精進,但揭開這幅畫的門道還太難,他是在考驗我的秘法修為是否進入到‘神氣凝煉,移轉靈樞’之境。”

張流冰:“這又是什麽境界?”

張璽:“空談很難,你剛剛掌握神識,只算有資格邁入秘法高手的門檻,但想成為真正的高手,還有一段距離。靈覺初化神識,似乎並無不同,在你看來,無非可不受物性與地氣擾動,而清晰感應。”

張流冰連連點頭:“是這樣的,我可以展開靈覺清晰的感應到地氣運轉,只要不去觸動,並無影響,也不會被旁人查知。”

張璽很滿意的說道:“你以神識查探周圍,只要不刻意鎖定觸動,連我也不會察覺。但掌握神識真正的妙處,卻非僅僅如此,更上一層的境界無法空談,我本想待你自己有所體會之後再詳細解說。但李豐前輩今日送來了這幅畫,送的太妙了,正可以借此物指點於你。”

張璽借著這幅畫,向兒子講解“尋巒訣”秘法修煉真正的高深境界——

這一幅畫,本來只是紙張與水墨而已,高妙的筆法成畫之後數百年的積澱,歷代人觀賞的精神共鳴,使它具備了山水的靈性,見畫如置身山水。但有一點,現在這幅真跡是看不見的,哪怕是頂尖的鑒賞大師對著這幅畫也找不到感覺。

只有神識體驗達到相當精微敏銳、接近於凝煉無礙的程度,才可以清晰感應到,這就是秘法修煉中‘神氣凝煉,移轉靈樞’的境界。形容此境界可以用十六個字:舉重若輕,舉輕若重,無中生有,有中還無。

輕飄飄的一張紙,可以承載百裏山川,帶著同樣的地氣靈性,反過來說,可以將厚重的山川地氣,凝煉於一張畫紙上。見畫如山,卻不是山,那麽在修煉中,見山如畫,卻不是畫。

假如世上並不存在這樣一幅畫呢?展開神識之時,是否也能帶著山巒之氣?這就是尋巒訣秘法修煉的高深境界,它不可能只是坐在家中修成的,需要行走天下山川,將地氣與神識凝煉於一體。施展之時,能夠無中生有如虛空造境,這就叫移轉靈樞,通過入境而觀,似乎可以將山川風景與靈樞地氣隨身攜帶。

尋巒尋巒,胸有山川,就像這幅奇特的畫。

張璽解釋完了,張流冰若有所思,也不知能領悟多少,就算他能夠理解,也要在實地修煉中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境界,空談無用。張璽又問兒子道:“李豐前輩這幅畫,其實是個啞謎,謎面如此,你能猜得出謎底嗎?”

真跡掩蓋在摹品之下,乍看是一副贗品,卻能透露出山巒地氣,只有達到‘神氣凝煉,移轉靈樞’的境界才能察覺。張流冰也不笨,眨了眨眼睛答道:“謎底就是兩個字——尋巒。”

張璽連連點頭:“不錯,暗指的就是尋巒二字,這位前輩已經說明了他的來意。他在試探我的秘法境界,畢竟能夠整合宗門傳承之人,不僅要擅長經營產業打理事務,在秘法傳承上也必須要有足夠高的修為。”

這倒是個有意無意的巧合,但也不能完全算誤會,遊方送出的這幅畫,既想換錢,確實也是在試探張家父子的秘法境界。有意思的是,遊方本人當時並不知道“神氣凝煉,移轉靈樞”的境界,師父劉黎沒有告訴他,在張璽這裏是誤打誤撞了。

遊方本人此刻的秘法修為如何?若論神識之強大,其實與張流冰差不多,但論掌控的精微敏銳,通過這段時間奇異的練劍,已經接近於凝煉無礙的境界,與張璽不相上下。倒不是完全因為他的資質特別好,這一方面的鍛煉,父親遊祖銘從小就給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對於各種物性的鑒別以及細微處的感覺,遊方已經有多年功底了,並不是劉黎教他的。

同樣的情況,假如是鬼手周逍弦那種人,如果也能掌握神識的話,其精微之處定在張璽之上,只不過人家並非此道中人,也未修煉秘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這幅畫,恰好是張璽教導兒子活學活用的教材,一件帶著靈性的印證器物,他自然會這麽想,最後又說道:“李豐前輩將畫就這樣送到你手上,真是高人氣度啊!若我料的不錯,這幾天他就會與你再聯系的,問你鑒賞真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