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4/5頁)

兩條鐵軌,千行淚水。風起時它沉靜在大地暖暖的懷裏酣睡著,酣睡著。天快亮了。千絲萬縷的愁緒,在這濃重的夜空裏翻滾糾結;千瘡百孔的離思,在這墨綠的大地中盤旋散盡。

沿著她走,如風般的。這樣淒悲的夜啊,你將延伸到哪裏去?你將選擇哪條路?你該跟著風。藍色的月亮也追尋著風向。在遙遠的地方,那片雲喲……

雨翔想,這篇無疑是這本書裏最好的文章,他為自己意外地發現一篇美文欣喜不已。其實他也沒好好讀過《流浪的人生》。當初的“傾倒”只是因為書而不是書裏的內容,這次真的從垃圾堆裏揀到好東西,再一回被傾倒。

馬德保第一堂課講什麽是美,用了兩個鐘頭,布置議論文一篇,預備第二堂講如何挑選蕓蕓眾生裏的美文,懶得全部都寫,只在講義上塗“如何選美”,第三堂課要講找到美文以後的摘錄感悟,當然叫“選美之後”,第四堂終於選美完畢,授怎樣能像他一樣寫文章。一個月的計劃全部都訂好了,想天下美事莫過於去當老師,除了發工資那天比較痛苦外,其余二十九天都是快樂的。

林雨翔回到家,向父親報喜說進了文學社。林父見兒子終成大器,要慶祝一下。只是老婆不在,無法下廚——現在大多家庭的廚房像是女廁所,男人是從不入內的。他興致起來,發了童心,問兒子:“拙荊不在,如何是好?”

林雨翔指指角落裏的箱子,說:“吃泡面吧。”林家的“拙荊”很少歸巢,麻將搓得廢寢忘食,而且麻友都是鎮裏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該鎮鎮長趙志良,是林母的中學同學,都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蹉跎歲月嘛,總離不開一個“蹉”字,“文革”下鄉時搓麻繩,後來混上鎮長了搓麻將,搓麻將搓得都駝了背,乃是真正的蹉跎意義的體現。另外還有鎮裏一幫子領導,白天開會都是禁賭對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一到晚上馬上深入群眾,和人民搓成一片。林母就在麻將桌上建立了與各同志之間深厚的革命友誼,身價倍增,馳名於鎮內外。這樣林父也動怒不了,一動怒就是與黨和人民作對,所以兩個男人餓起來就以吃泡面維生。可是這一次林父毅然拒絕了兒子的提議,說要改種花樣,便跑出去買了兩盒客飯進來。林雨翔好久不聞飯香,想進了文學社後雖然耳朵受苦,但嘴巴得福,權衡一下,還是值得的。

兩個男人料不到林母會回家。林母也是無奈的,今天去晚一步,只能作壁上觀。麻將這東西只能“樂在其中”,其外去當觀眾是一種對身心的折磨,所以早早回來——自從林母迷戀上麻將後,儼如一只貓頭鷹,白天看不見回家的路,待到深夜才可以明眼識途。

林父以為她是回來拿錢的,一聲不發,低頭扒飯。林雨翔看不慣母親,輕聲說:“爸,媽欠你多少情啊。”

“這你不懂,欠人家情和欠人家錢是一回事,她心裏也不會好受的。”

林母竟還認得廚房在哪裏,圍上兜去做菜,嬌嗔說:“你們兩個大男人餓死也活該,連飯都不會做,花錢去買盒飯,來,我給你們炒些菜。”

林父一聽感動得要去幫忙——足以見得欠人錢和欠人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別人欠你一筆錢,拖著久久不還,你已經斷然失望,這時,那人突然還錢了,你便會覺得那仿佛是身外之財,不是你的錢,然後揮霍花掉;但若是別人欠你一份情,也久久不還,待到那人還你情時,你會備加珍惜這情。

雨翔心裏笑著。林父幫忙回來,想到正事,問:“那個賞識你的老師是——”

“馬老師,馬德保。”

“馬德保!這個人!”林父驚異得要跳起來。

林雨翔料定不會有好事了,父親的口氣像追殺仇人,自己剛才的自豪刹那泄光,問道:“怎麽了?”

林父搖搖頭,說:“這種人怎麽可以去誤人子弟,我跟他有過來往,他這個人又頑固又——嗨,根本不是一塊教書的料。”

林雨翔沒發覺馬德保有頑固的地方,覺得他一切尚好——同類之間是發現不了共有的缺點的。但話總要順著父親,問:“是嗎?大概是有一點。”

林父不依不饒:“他這個人看事物太偏激了,他認為好的別人就不能說壞,非常淺薄,又沒上過大學,只發表過幾篇文章……”

“可爸,他最近出書咧。”

林父一時憤怒,把整個出版界給殺戮了,說:“現在這種什麽世道,出來的書都是害人的!”鏟平了出版界後,覺得自己也有些偏激,擺正道:“書呢?有嗎?拿來看看。”

林雨翔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和老師有積怨,誠惶誠恐地把書翻出來遞給父親,林父有先知,一看書名便說:“不行”,看了略要更是將頭搖得要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