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科技,以換殼為本(第2/2頁)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歐洲,安逸、從容,到處是文化氣息,又有各種奢侈品,簡直是天堂。”衛力丹一抹嘴巴,放下筷子,“除了食物不怎麽樣之外,其他都好。”

“我還是更喜歡美國,歐洲的生活節奏太慢了,人一安逸就容易失去鬥志。”江離望向了窗外的運河,“你以為華人為什麽去英國和美國的多,來歐洲的少?因為英國和美國的機會多。”

“英國不屬於歐洲?不懂別亂說。”衛力丹翻了一個白眼,“我就喜歡安逸怎麽了?歐洲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好,生態也健康,比美國好多了。美國沒有文化,沒有美食,沒有生活。”

“別擡杠,我是比擬,英國也屬於歐洲,但英國在本質上還是島國,和歐洲大陸的文化並不是融合。”江離笑了,“資源豐富未必是好事,有時也會陷入魔咒之中。歐洲現在的安逸,是在預支未來,是在為以後買單。高稅收高福利的模式,會讓歐洲人越來越懶,越來越只在意自己而不管國家。”

“不想聽你講大道理。”衛力丹耍賴,“我就想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誰都想追求幸福,但幸福生活不是在安逸中等來的,而是奮鬥出來的。”何潮笑著沖江離點了點頭,“江離,給衛力丹講講荷蘭病的故事。”

“荷蘭病?不是吧,荷蘭有什麽傳染病?是不是吸血鬼的傳說?”衛力丹瞪大了眼睛,一臉的興奮與期待。

“什麽亂七八糟的?”江離哭笑不得。

一般人認為,豐富的自然資源本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就像美國和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但事情往往有兩面性,有時在豐富的資源反倒可以掣肘一個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曾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整個歐洲大陸都被認定是“貧油”之地,除了羅馬尼亞境內擁有極少的石油礦井之外,其他地方從未發現過油田。

也正因為如此,當年希特勒為了1000萬噸石油,不惜改變自己的戰略重心,花大力氣橫穿匈牙利與南斯拉夫,就是為了拿下羅馬尼亞。

1959年,荷蘭在近海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其中石油產量最高可達到1億噸/年,是羅馬尼亞的十倍有余。由此,荷蘭開始了對資源的開發,其直接結果就是皇家殼牌石油公司的強勢崛起,不僅借著19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發了一筆橫財,還拉動了全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的繁榮興旺。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當石油天然氣產業站上了風口,荷蘭舉國上下的民眾無不想削尖腦袋擠進能源行業的大門,無論是廚師、卡車司機、警衛保安,還是工程師、維修工人,都去從事石油天然氣的工作了。就像當年海南的房地產熱潮一樣,大街上騎自行車的、菜市場賣菜的、門衛和保安、老師和學生,甚至連媽咪和小姐,都在談論如何炒作地皮大賺一筆。

反觀其他行業,紛紛遭遇了各種麻煩:飯店老板招不到小工,運輸公司招不到司機,警察隊伍招不到警員,制造企業招不到工程師,服務行業招不到服務員,因為相比之下,還是能源行業賺錢快…久而久之,受石油天然氣的影響,荷蘭原本在歐洲頗具名氣的制造業與服務業漸漸失去了競爭力。

然而能源總有枯竭的一天,到了1982年,屬於荷蘭的“北海油田”被開采一空,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疲軟不振,也讓荷蘭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收入一落千丈。

此時,荷蘭政府茫然四顧,一片悲涼——通貨膨脹嚴重,政府福利積重難返,赤字高企,失業率激增,國民經濟嚴重受挫,GDP更是連續數年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