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給我一個理由(第2/2頁)

“我只是說搞金融不能產生價值,不如搞工業那樣能夠造福於社會。可是我這樣說又有什麽用,你不還是學金融去了嗎?”晏樂琴笑著向孫女抱怨道。

“奶奶,我學金融和我爸爸學金融可不一樣。他是想著怎麽賺錢,而我想做的,是跨國投資,幫我嘯辰哥哥這樣的實業家募集資金。”馮文茹說道。

“是嗎,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馮嘯辰有些詫異地問道。

馮文茹道:“你不是一直都在歐洲市場籌集資金嗎?最早辦企業的時候,還有奶奶當理事長的那個科技基金。淩宇哥和林濤哥他們都是學技術的,天天說學了技術回中國來搞建設,我不懂技術,幫你們募集一些資金總是能夠做到的吧?”

“有志氣!”馮立翹著大拇指贊道,“文茹雖然不是在中國長大的,能夠有這樣一份心,也對得起你爺爺和你奶奶了。”

“謝謝大伯誇獎。”馮文茹向馮立微微鞠躬道。

馮嘯辰心念一動,問道:“文茹,說起募集資金,我倒是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一下。如果有一家外國企業想要控股德國的某家企業,而德國政府出於技術保護的需要,不希望這家企業被外國企業控股,那麽該如何做呢?”

“那要看這家企業自己的意思吧?”馮文茹道,“從法律上說,只要這家企業自己願意出讓股權,政府是不能幹涉並購行為的。當然,如果這家企業對於國家非常重要,政府也可以考慮采取其他的方法來阻止這起並購案。”

“具體有什麽方法呢?”馮嘯辰追問道。

馮文茹搖搖頭道:“哥,你說的條件太含糊了,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些呢?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我爸爸更了解一些呢。”

“哦,是這樣?”馮嘯辰點點頭,然後便把三立試圖控股秦重的事情向眾人說了一遍,這件事本身也沒有什麽密級,所以他是可以向家人透露的。

“什麽,日本人想控制秦重?”晏樂琴是最先表示惱火的。自從與國內建立起聯系之後,晏樂琴一直都很關注國內的裝備工業建設。秦重是冶金裝備的骨幹企業,而晏樂琴本身就是搞冶金裝備的,所以對秦重又尤為熟悉。現在聽說居然有日本企業想要控股秦重,而是聽馮嘯辰的意思,日本人圖謀的是利用控股權扼殺秦重的技術,晏樂琴豈有不急眼的道理。

“這怎麽能行,國家怎麽能夠同意這樣的事情?”晏樂琴怒道。

“媽媽,你不要著急,中國政府這樣做,想必也有他們的苦衷吧。”馮舒怡倒是更淡定一些,她說道:“中國政府近幾年一直在謀求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為此與西方國家進行了許多輪談判。開放投資市場,是西方國家提出的條件之一,中國政府想必也是不便直接插手企業間的並購行為。”

“這就是趁火打劫吧。”馮立在一旁評論道。

“沒錯,就是趁火打劫,可是,中國自己提出要搞市場經濟,西方國家提出這些要求,中國也就必須要響應了。”馮華解釋道。他是個銀行家,這種事情見得多了,馮嘯辰一說,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這件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秦重自己拒絕三立的收購,這是企業行為,誰也無法幹涉的。”馮文茹獻計道。

馮嘯辰苦笑道:“如果能這樣做,我還需要傷這個腦筋嗎?現在的問題是,秦重已經劃歸西北省管理,西北省作為秦重的資產所有者,是傾向於與三立合資的,這能夠成為他們招商引資的政績。三立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向西北省提出控股秦重的要求,西北省是同意的,所以我們就很難辦了。”

“這就相當於企業本身願意被外資控股,而嘯辰你作為國家利益的代表,要阻止這起收購案,是不是這樣?”馮舒怡總結道。

“是的。”馮嘯辰道,“現在日本通產省以保障自由貿易的名義,要求中國外貿部同意這樁並購案,外貿部有些扛不住壓力了。中國在這方面缺乏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事情,我想你們在德國應當是比較熟悉這種操作的,能不能給我一些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