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市場經濟(第2/2頁)

這也是戰略所84級的傳統了,大家信奉“同學歸同學、學術歸學術”,同學友誼是沒說的,但學術上絕不妥協,有啥說啥,即便是被別人駁倒了,也沒什麽丟臉的,甚至還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祁瑞倉說的老幺,自然是指馮嘯辰,而老大就是王振斌。這一大一小,就是沙亭電廠事件的參與者,聽他們把收拾定南計委的事情說得那麽開心,祁瑞倉很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這分明就是計劃經濟思維的表現,連世行項目都要插手,實在是太不符合普適原則了。

“我們這可不是計劃經濟,而是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我們計委內部也大幅度地調整了工作範圍,輕工業產品的生產已經全部放開了,重工業產品也在逐漸放開,最多兩年時間,鋼鐵、水泥、化纖這些基礎原材料的市場都會放開,這還不算是市場經濟嗎?”王振斌反駁道。

祁瑞倉道:“可是沙亭電廠這件事,你們怎麽插手了呢?”

王振斌道:“重大裝備方面,國家是有規劃的,要求逐步實現進口替代。30萬千瓦機組和60萬千瓦機組的引進工作都已經進行了10年,我們也付出了很高的學費,也到了收獲的時候。定南這邊故意制訂歧視性條款,拒絕使用國產裝備,我們當然要管。”

“看看,這不又回到計劃思維了嗎?人家是用戶,願意用誰的設備,那是人家的自由,你們用行政手段進行幹預,還擼掉了人家一個副主任,這樣的做法,讓人怎麽相信中國在搞市場經濟?”

“老祁,你這就不講理了,外國也有搞國家管制的事情,你看日本,不就是靠著貿易保護發展起來的嗎?”丁士寬在旁邊插話了,他現在已經是社科院的助理研究員,依然在研究國家經濟戰略的問題,在沙亭電廠這件事情上,他的立場是與馮嘯辰和王振斌相一致的。

祁瑞倉道:“日本是一個跛腳的國家,歐美對於日本的產業政策一向是持批評態度的。中國要和世界接軌,不能學日本的體制,應當學歐美的體制。”

“那你如何解釋巴統協議呢?”馮嘯辰笑呵呵地問道。

“這個……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這是政治上的問題。”祁瑞倉有些語塞了,他可知道自己的這個師弟頭腦清楚,不是他三言兩語能夠糊弄過去的。巴統協議名為西方國家聯手防範東方陣營的一個制度,實質上卻有封鎖高新技術,以遲滯蘇聯、中國技術發展的目的。政客們可以在公開場合睜著眼睛說瞎話,祁瑞倉是個學者,而且是個有良知的學者,再加上是在自己的同學面前,再裝這種傻就沒意思了。

馮嘯辰淡淡一笑,說道:“哪個國家選擇哪種制度,是自己的事情。因為中國的制度不能讓美國滿意,所以他們就可以在技術上封鎖,還美其名曰防範東方陣營,這符合自由貿易的規則嗎?”

“這件事,西方理論界也是有批評的,據我了解,許多政客已經提出,巴統協議已經不適應後冷戰時代的國際關系,要求廢除,我估計時間也快了吧。”祁瑞倉有些不確定地回答道。

馮嘯辰笑道:“我估計也快了,不過,我估計巴統協議廢除之後,西方一定會拿出一個替代方案,他們是絕對不可能坐視中國強大起來的。你看我們從前幾年就開始要求重返關貿總協定,結果西方國家百般抵賴,說穿了就是不願意看著中國融入國際經濟體系。”

祁瑞倉卻是找到了話頭,他說道:“那是當然,你看看你們那個裝備工業公司幹的事情,哪有一點自由貿易的樣子,人家不放心是正常的。只有把你們那個裝備工業公司關掉,允許自由競爭,人家才會考慮讓咱們復關的問題。”

馮嘯辰應道:“屆時咱們就是一塊放在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你看南美那些市場經濟國家,哪個不是身陷債務危機,民族產業即將全線崩盤,只能淪為西方的原料供應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