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走自己的路(第6/9頁)

晚上回到家裏,玲玲說張副廳長又來電話了。雖然玲玲有些不高興,但賈士貞還是親自給張副廳長打電話,硬著頭皮把目前西臾公開選拔縣處級幹部的實際情況說了。至於張副廳長問事情怎麽處理,他只能說等到這批幹部公選後一齊考慮。張副廳長雖然不太高興,但是只好說拜托賈部長關心了,事情總算暫時糊弄過去了。玲玲知道丈夫只是緩兵之計,張副廳長又不是三歲孩子,對於賈士貞在西臾的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他多少也有所耳聞。可他知道,賈士貞就是不給他這個人情,他又奈何得了賈士貞什麽!但是玲玲覺得這事尷尬的是她心中總是不大高興。

玲玲知道丈夫親自給張副廳長打電話了,卻沒有提他打電話的事。一個晚上,玲玲總是悶悶不樂。直到兩人上了床,玲玲終於憋不住了,問張副廳長到底什麽態度,賈士貞耐心給玲玲解釋一番。當初他決心要從市委組織部燒第一把火,就是因為組織部門過去有許多不合理的特權。像一些特殊行業一樣,管錢的多拿錢,管幹部的,自己優先提拔,群眾敢怒而不敢言。同時也感到西臾市委組織部的正科級幹部年齡偏大,像張敬原這樣的科長,已經四十五歲,莊同高已經四十七歲,不能繼續留在組織部了,而且也不能再安排到副處級的崗位上。如果還是沿用過去的老辦法,那他賈士貞這第一把火燒得還有什麽意義呢,成了一把鬼火。然而他不是沒有留有余地的,這次全市公開選拔縣處級領導幹部,雖然副縣長,副局長這樣的崗位都規定年齡不得超過四十二歲,但是仍然設立了少數崗位可以超過這個年齡,比如兩個區的政協副主席,市档案館副館長等這樣的五六個副處級職位,就是考慮到他們這些年齡偏大,又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老同志,給他們一次機會。但是如果文化考試過不了關,那就很難辦了。玲玲雖然覺得丈夫說得有理,但是作為組織部門難道從此就失去提拔幹部的權力了嗎?過了一會兒,玲玲說:“以後機關裏的副處,正處級非領導職務的幹部怎麽辦呢?”

賈士貞說:“這些都要等這次公開選拔幹部之後才能考慮,當然,我想,組織部和一級黨委對有些領導幹部不可能都通過公開考試選拔的,比如平職調動,比如少數特殊情況,但是有一點必須肯定,那就是每一個幹部都必須得到群眾認可,絕大部分群眾擁護的人才能提拔。包括縣處級非領導職務。”

總之,玲玲的心裏還是想著張副廳長所托的事,讓她想不通的是提拔一個副縣處級幹部就這麽難?她一時又無法說服丈夫,躺在床上,難以入睡,漸漸地,有些恍惚起來,但是周圍發生的一切又都清楚地印在腦子裏,不知不覺,頭腦又活躍起來,許多事情想得天花亂墜。突然間,她大腦裏閃過一個想法,細細推敲,越發覺得是一個萬全之策,於是推醒丈夫。賈士貞問何事,玲玲說她對張副廳長所托之事有辦法了。

原來玲玲提議丈夫把那位張敬原科長調到周圍別的市裏,作為交流幹部。憑賈士貞在省委組織部時的關系,以及現在的職務,和別的市交換一個副縣處幹部是不會有問題的。賈士貞一言不發,過了一會兒,才說讓玲玲不要管他工作上的事,固然他能這樣做,但是張敬原不符合交流幹部的條件。如果他這樣做了,那就是一種欺詐行為。他不能為了一個張敬原,把原則丟了,當一個不稱職的市委組織部長。

玲玲一肚子不快,她覺得丈夫越來越陌生了,心想,如果你賈士貞不到西臾來當市委組織部長,也許人家張敬原早就當上副縣級幹部了。許多人就是因為一個領導的突然到來而有了機遇,不是嗎?某人在這個地根本不可能提拔,來了個新書記卻是他的鄉學、老鄉或者親戚,轉眼間就被提拔了,而張敬厚、莊同高則因為賈士貞的到來把到手的副縣處級丟了。這事不是明擺著的嘛!但玲玲沒有和丈夫爭辯,翻了個身,悶悶不樂地繼續想著自己的心事。

四十一

第二天一早,賈士貞準備去下臾縣參加鄉黨委書記直選大會,剛上了組織部的樓梯,就看見市教育局長繆斯平已經等在他的門口。這時賈士貞才想到公選縣處級幹部的考試只有六天時間了,教育局長主動找上門了,賈士貞很是感動。

繆斯平便把有關考場的準備工作詳細作了匯報。至於監考老師問題,按照每考場兩個監考老師計算,共需一百三十名老師。教育局已經召開各學校校長會議,要求各學校在兩天內把監考老師的名單報到教育局。

聽完匯報,賈士貞提出幾點意見,考場準備和室內桌椅檢查均由各學校負責,考試前一天他將和市教育局領導全面檢查一次。考試的組織領導由組織部和教育局、各學校一把手校長成立領導小組,賈士貞任組長。同時按考場位置分布設立三個片,各學校成立領導小組,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監考老師確定之後,在教育局會議室召開一次會議,賈士貞到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