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省城之行(第5/10頁)

想著想著賈士貞就有些迷糊起來了。一覺醒來,他竟不知道自己睡在家裏,剛才夢中之事讓他現在還心跳不止。他和一女子在草地上手牽著手奔跑,他追上那個女子,兩人摟在一起,只覺得自己激情在升騰,隨後兩人便在草地上寬衣,那個女子有點像妻子玲玲又有點像周一蘭。現在他頭腦漸漸清晰起來,體內一股狂欲還在升騰,不覺摟過妻子,扯去妻子的內衣,玲玲迷迷糊糊地推著他說,“半夜三更,不讓人睡覺。”賈士貞已經在她身體上狂吻起來,把玲玲弄得心裏癢癢的,三個月來,他們第一次纏綿在一起了。

二十

初春的省城,到處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街道兩旁的梧桐樹蔥綠茂盛,路邊的花園裏百花爭艷,參差錯落的樓群掩映在綠蔭叢中。

賈士貞看著一別三個多月的省城,別有一番感慨。他在省城生活了八年,似乎沒有過多地留心這座古都新貌。現在,他才覺得省城是多麽美麗啊!人是一個很奇怪的動物,當你身在其中時,卻是熟視無睹,不覺得它的美好;當你遠離了它,你才會留戀難舍。

省城比西臾更加熱鬧繁忙,賈士貞坐在轎車裏,看著湧動的車輛和人流,思緒隨著時光在倒流。在省委組織部八年,他從一名普通工作員,成長為幹部處長,他扮演過不同角色,甚至為一些幹部掩蓋過缺點錯誤,為一些人的提拔幫過忙。每當想到這些曾經做過的事時,他就有些不安。甚至,覺得有些愧對組織部這個崇高的名稱,愧對全省那麽多幹部和群眾。組織部的人權力真的太大了,幹部人事制度再不改革,實在是不行了。直到轎車進了賓館大門時,他才收回沸騰的思緒。

吃早飯時,賈士貞仍然沒有見到錢部長,直到會議開始前,錢部長才匆匆趕到。會議的中心內容是學習中央領導在中共中央組織部對江蘇省沭陽縣實行幹部任前公示制度的調研報告上的長篇批示。兩小時大會之後,上午還有一小時討論,錢部長點名讓賈士貞發言。

賈士貞說:“1997年八月,當時的沭陽縣委書記仇和在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反腐敗鬥爭後,開始考慮怎樣才能真正從制度上杜絕官員腐敗現象。在這一沉重思考的基礎上,仇和在沭陽縣率先在全國推開幹部任前公示制度,把經過層層篩選,組織上擬提拔的幹部的年齡、學歷、個人簡歷、政績和擬提拔的職務等有關情況,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歡迎社會監督。這是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進步。我反復研究、思考了這些問題,我認為,幹部任前公示解決了群眾對幹部任用的知情權問題;公推公選解決了群眾對幹部任用過程的參與權問題;公推直選解決了群眾對幹部任用的具體選擇權問題;而勤政廉政公示則解決了群眾對幹部工作實績的監督問題。這一系列的幹部管理制度,解決了一個幹部從任前到任後整個過程的群眾參與問題,解決了幹部只能任、不能免,只有入口、沒有出口的弊端,而且整個過程都是在群眾的參與和監督下進行的。”

這時錢部長插話說:“士貞同志講得好,現在看來,過去我們的幹部管理工作有點像經濟體制一樣,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把幹部的任用權掌握在少數領導手中,領導幹部實行計劃分配提拔對象,權力過分集中,所以,幹部工作也必須走向市場。把幹部的選拔、考察、任用在陽光下操作,根據市場需要而產生,讓市場來調節,這是今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賈士貞接著繼續發言:“同志們,我們在座的都是在組織部門工作的同志,我認為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僅是剛才我講的那些。首先我們在選拔對象上,必須打破少數人推薦的框框,個別掌權的人推薦的對象必然帶著個人的好惡,片面,具有主觀色彩。要把推薦幹部的主動權交給群眾,只有群眾才真正了解身邊人的德與才。過去選拔幹部的另一個弊端是考察,我們在座的許多同志都親自考察過幹部,那種考察能起到多大作用?憑組織部的兩個人在那麽短的時間裏,找那麽幾個指定的人去談一談,憑那麽幾頁紙,能真實地反映出一個幹部的全面情況,反映出一個幹部幾年的真實表現嗎?更何況那幾頁考察材料有沒有領導去看?只有那裏的群眾真正了解那裏的幹部情況,可是領導怎麽知道?領導全憑自己的印象。所以,我認為,選拔幹部的重要環節的第一點,應該實行統一文化考試,考試成績向群眾公布,考察時進行群眾測評,並且把測評結果當場向群眾公布,以後的公開答辯要讓群眾參與。最後在決定任用人選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最後由黨委全體委員實行無記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