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拾前任防非工作的爛攤子 視察“非典”隔離點(第5/7頁)

“只能如此。”侯衛東隨即講了在市傳染病醫院看到的情景,建議道,“我覺得有必要建立保障組和儲備金制度,可以確定兩大任務,一是負責全市防非的物資、藥品的供應保障,二是負責社會捐贈財物的統計和處理。”

寧玥反問:“有捐贈嗎?”

“很有可能。”

寧玥道:“儲備金,先設五百萬過來。”

“太少了,能不能增加到一千萬?”

“財政也緊張,五百萬可以先抵一陣,如果急需,還可以增加。”

議定了後勤保障組之事,侯衛東回到辦公室後,暫時將防非工作丟在一邊,將江津主任叫到辦公室,開始研究如何迎接檢查組。

在省市裏,都有同志對管理層收購持反對意見,最常見的說法是“賤賣國有資產,讓少數人富了起來”。侯衛東本人沒有任何私利,倒是很坦然。只是費盡千辛萬苦做成了這件事,目前運行也還可以,卻要承擔各種各樣的指責,接受各種各樣的調研和檢查,讓他心裏不太舒服。他自我安慰道:“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出錯。當了一任副市長,沒有受到任何非議,說明他是老好人,那才是不正常的。”

江津一直在經濟戰線工作,與侯衛東配合得挺好,他坐在辦公室對面,看了那份檢查通知,道:“如今各方面的人對管理層收購都發出了異議,都在罵我們,我估計這次檢查的重點就是絹紡廠。”

侯衛東道:“我們改制前,中央部委還沒有叫停管理層收購,甚至還在鼓勵,我們既不違反政策,又解決了一個可能引爆的炸彈,市政府還沒有額外付出資金,如今生產正常,已經實現了多贏。”

江津道:“更多人會突然發現,這麽大一個工廠,怎麽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私人的產業,這是最直觀的感受,心理上會受到巨大的刺激。雖然,我們自認為問心無愧,但其他不了解內情的人,他們會有另外的看法。”

侯衛東道:“這幾年,市級國有企業效益嚴重下滑,部分國有企業退出完全競爭領域是必然選擇,我們所作所為能經得起考驗和檢查。當然,對於省裏組織的檢查也要正確對待,你親自到絹紡廠去一趟,摸一摸情況,同時檢查企業的防非工作,絹紡廠人多,是工作重點之一。”

商量了迎檢工作細節,江津離開辦公室,前往絹紡廠。他剛出電梯,就遇到了走到大廳的許慶蓉。

“許局長,找侯市長?”江津與許慶蓉關系挺好,見到了急匆匆的許慶蓉,打了個招呼。

許慶蓉停下腳步,寒暄道:“侯市長在辦公室嗎?”

江津板著臉,道:“從市裏分工來說,我是正枝,你是側枝,現在側枝變成了正枝,我找侯市長還得趁著防非工作的間隙。這不公平,許局長得做些補償。”

許慶蓉笑了起來,道:“等‘非典’過了,我請你吃飯。賠罪以後,我再把侯市長還給你。”

上了樓,走到侯衛東辦公室,許慶蓉手機響了起來,見到電話號碼,她臉上籠罩著一層黑氣,轉身在門外打完電話,這才重新走到門口。

侯衛東見到站在門口的許慶蓉,問道:“正想找你,隔離點確定沒有?”

許慶蓉調整了情緒,努力露出些笑臉,坐在辦公桌前,取出筆記本,道:“我們選了四個點,一是西城區的社區醫院,二是西城區杜鎮林安村的煤炭療養院,三是南部新區的東林鎮醫院,四是南部新區的一處廢棄老鎮政府辦公室。”

侯衛東問道:“你去看過沒有,有沒有傾向性意見?”

“我全部去看過,綜合各方面條件,西城區的兩個點條件最好。”許慶蓉又作了一個說明,道:“前一段時間,衛生局就開始在西城區布置隔離點,目前社區醫院的人全部撤走,各醫院正在抽調醫生進入社區衛生院。但是這件事情沒有在防非辦上研究,到底是否適合,還要請侯市長去看一看。”

許慶蓉在匯報中,隱瞞了最敏感的事。設置隔離點之事,她曾經向姬程作過報告,姬程道:“這是衛生局的本職工作,不必報告我,抓緊做就行了。”

姬程表態以後,西城區隔離點已經開始建設。

此時侯衛東接手防非辦工作,他的工作作風和方法與姬程大不相同,許慶蓉還是想請侯衛東到隔離點去看一看。

侯衛東沒有特別在意西城區社區衛生院的事,他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麽不在東城區選?”

“東城區是老城區,人口太密集,基礎條件也差。”

“現在還有時間,我們先到西城區的社區醫院去看一看。”

社區醫院在沙州人民公園旁邊,一片大樹之下,有幾幢灰色墻磚的小樓。小車停在了社區醫院門口,侯衛東擡頭看著人民公園的大樹,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人民公園的樹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