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人真心剿匪,有人假意銷煙(第4/26頁)

胡不來反問:“你是不是擔心,古大人這個禁煙折一上,把烏紗帽玩掉了?不會。”

“不會?”王順清顯然不太相信,“朝廷裏的那些達官貴人,有幾個不靠煙土賺大錢的?如果朝廷禁煙,那是斷了這些大人的財路,他們會放過那些整天喊著要禁煙的人?”

胡不來晃了晃腦袋:“你不想想。以前,古大人是言官,品級雖然不高,不過,言官的工作,就是風聞言事,所以,他有上折的權力。而現在,他是外放地方,按照清朝的規矩,四品官才有專折上奏之權,他離四品還差得遠呢。”

王順清說:“這個,我當然知道。所以,我才對古大人上折這件事擔心啊。”

“你呀你呀。”胡不來說,“對官場的事,你還是懂得太少了。古大人是從京城裏下來的,對於這些事,自然比你清楚。如果上面沒有這個意思,他又怎麽可能上這個折?”

“上面的意思?哪個上面?”王順清聽到上面兩個字,頓時有了興趣。

“上面當然是上面。這次,朝廷恐怕是真的要禁煙了。”胡不來說。

花蝴蝶說:“朝廷什麽時候真想禁煙的?這才多少年,先後下了八次禁煙令,哪一次當真的?還不是光打雷不下雨?”

“這裏面,自然是有原因的。”胡不來說。

花蝴蝶問:“你倒是說說看,什麽原因?”

“你別說這個古大人,看上去就是一個書呆子,他還真是懂得多。”胡不來說,“剛開始,他要上禁煙折,我也是反對的,後來,他給我講了一個道理,我才知道,他把一切道理都說透了。而他說透了的這個道理,其實也就是一點,大清國的經濟出了大問題。”

談到經濟問題,花蝴蝶感興趣了,問:“經濟出了大問題?什麽問題?”

胡不來有意要在花蝴蝶面前賣弄,便說:“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什麽?是物質供應的平衡。有了這個平衡,物價才會穩定,物價穩定,社會才會穩定。可是,別說朝廷那些滿族官員不懂這個,漢族官員懂這個的也不多,他們以為一切的要點都只是權力控制,只要權力控制好了,就萬事大吉了。事情上並非如此,一個國家的經濟如果出現了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了。”

王順清說:“你還是沒說明白,經濟出了什麽問題啊?”

胡不來說:“我給你打個比方吧。朝廷堅持不同國外做貿易,而國人又通過各種方式,將中國的絲綢、瓷器尤其是茶葉輸出國外,換回來的,全都是銀子。表面上看,銀子多了,國家就富裕了。”

“對啊,難道不是嗎?”花蝴蝶說。

“對於普通人來說,銀子多了,肯定是好事。但是,對於國家來說,無論是銀子多了,還是貨物多了,都不是好事。”胡不來說,“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假如市場上有一萬斤茶葉,也有一萬兩銀子,那麽,茶葉就是一兩銀子一斤。而現在,市場上的銀子多了出來,變成了二萬兩,而茶葉並沒有增加,還是一萬斤,茶葉就會變成二兩銀子一斤。”

王順清說:“你的意思是說,銀子多了,物價就會上漲。”

胡不來說:“對。銀子多了,物價就應該相應上漲。可是,朝廷不懂這個,硬性規定,物價不能上漲。那會形成什麽情況?其中一萬兩銀子買走了那一萬斤茶葉,還剩下一萬兩銀子,沒地方花。有些人為了把這些銀子花出去,就會去黑市買茶葉,所以,茶葉的黑市價,就變成了三兩一斤。”

花蝴蝶問:“那你認為,正確的方法是什麽呢?”

胡不來說:“正確的做法,是通商貿易。把自己的貨物賣出去,再把人家的貨物換回來。這樣,既可以保持貿易的平衡,又能加快貿易的速度。”

王順清說:“朝廷現在正是這樣做的啊。以洪江為例,把茶葉、瓷器什麽的賣給西洋人,再把他們的鴉片買進來。”

胡不來再次擺頭:“這次,是恰好調過來了。茶葉出口所賺的銀子太少,而鴉片進口輸出的銀子太多,以至於國庫空了,沒銀子了。”

花蝴蝶問:“國庫如果沒銀子,會出現什麽後果?”

胡不來說:“你家堆一大堆白菜,別人卻沒錢買,是什麽結果?白菜一定會大減價,減到你的成本價以下,還是沒人買。這些年,所有的生意都不好做,只有鴉片生意一枝獨秀,原因就在這裏,國庫裏沒銀子了。”

“我有點明白了。”王順清說,“你的意思是說,有些人鬧著禁煙,鴉片害人還在其次,關鍵是國庫被這鴉片煙掏空了?”

“正是這樣。”胡不來說,“世上的事啊,不在於某個人想怎樣或者不想怎樣,而在於經濟需要怎樣。這就像一個家庭一樣,比如說吧,一個富人,無論如何,都不肯賣家中的寶物。但是,一旦窮下來呢?肯定把家裏值錢的東西當光。錢這個東西啊,你們沒聽人說嗎?一文錢困死英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