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5/6頁)

錢惠人點了點頭,“這我相信,所以,我不怪你,先讓於華北他們查吧!”

趙安邦卻又說:“也不要消極等待,對文山的工作要多動動腦子!國企是個重點,田封義、馬達他們搞了個甩賣國企方案,報到省政府來了,我看不可行!你和亞南同志盡快研究一下,把寧川、平州的成熟經驗引進來!國企要解困,但不能立足於解困,要立足於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必須綜合考慮,全面整合,根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該合並的合並,該賣掉的賣掉,該改制的改制,該破產的破產!不要一刀切,搞什麽一攬子甩賣,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錢惠人道:“這我已經在考慮了,慎重對待國企產權問題,多種途徑解決:根據企業情況,可以管理層持股,也可以全員持股;可以吸引外資兼並收購,也可以對社會公開拍賣;一句話,調動所有市場手段,讓市場說話,在市場上解決!”

趙安邦興奮了,“好,好,那就放手去幹吧,現在不是過去了,在政治上不會有人借題發揮,抓小辮子了!但也要記住,必須以穩定為前提,要利用政策把握好市場導向,要在擴大就業上做足文章,爭取盡快把失業下崗人數降下來!”

錢惠人卻道:“穩定是前提,發展才是根本,沒有發展,也就沒有穩定……”

趙安邦揮揮手,打斷了錢惠人的話頭,“哎,錢胖子,我可再強調一下啊:穩定和發展的位置,你們一定要擺正啊!穩定是第一位的,沒有穩定就什麽也幹不成了!我可不願看到省委、省政府門口三天兩頭出現你們文山的群訪人員!”

錢惠人搖頭苦笑起來,“趙省長,你是不是官越當越大,膽子越來越小了?”

趙安邦正經作色道:“那是,權力大了,決策的影響面也就大了,我就必須謹慎小心!”接著又說起了農業問題,“文山不但是國企集中的工業城市,還是我省最大的糧棉產區,農業部去年在文山搞了個大豆示範區,效果不錯,下一步省裏準備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擴大示範範圍。另外,還要做大做強棉花。文山起碼有三個縣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棉花,農民的經濟收入也來自棉花。我了解了一下,棉花統購統銷政策結束以後,棉價一直不太穩定,直接影響了棉農的收入和種棉積極性。前一陣子,省棉麻集團向我提出來,要整合全國棉麻市場,走產銷聯合的道路,我聽了他們的匯報後,建議了一下,就從你們文山開始搞!每年和你們棉農簽協議,定好產量、質量、收購價格,降低農民的種植風險,在這小棉桃裏做篇大文章!”

錢惠人對農業問題並不陌生,“趙省長,棉花的事,你只說了事情的一面,其實還有另一面嘛!在加入WTO的背景下,農民種棉有風險,棉花銷售企業也有風險嘛!我們的棉麻公司在傳統的統購統銷體制下過慣了舒服日子,對棉價暴漲暴跌很不適應,市場好,收不到棉花;市場不好,又不敢收購,很多公司都快破產了!”

趙安邦笑道:“所以,我贊成棉麻集團的整合嘛,產銷一體,不就雙贏了?”

錢惠人說:“那好,趙省長,你讓省棉麻集團的老總們來找我們談吧!我不指望他們來扶貧,可也不會訂城下之盟,只要真正是互惠互利,我們何樂而不為呢?當然會好好合作!不過,如果想壓價收購,我們不如讓市裏的公司收購了!”

趙安邦沒再細說下去,“錢胖子,反正你們看著辦吧,我不勉強,我說的只是做強農業的一種思路!你們文山市棉麻公司如果有這個整合能力,能把文山棉產區整合好,甚至以後有一天能把省棉麻集團兼並掉,我都不反對,市場經濟嘛!”

接下來,趙安邦又就改善文山的投資環境問題,中層幹部隊伍問題,領導班子的團結問題,和錢惠人說了許多。錢惠人漸漸進入了角色,又像昔日進入一個新環境時那樣,和他無話不談了。只是這次相互之間的角色換了位,過去錢惠人是他的部下副手,總是錢惠人幫他出主意,這次卻是他幫錢惠人出主意了。盡管石亞南是市委書記,可在趙安邦的心目中,精明能幹的錢惠人才是文山經濟工作的主帥。

一直談到夜裏十二時,錢惠人才告辭走了。趙安邦看著滿臉笑容的錢惠人,卻不免又有了一種擔心,便在送錢惠人出門時再次提醒說:“惠人,現在情況比較特殊,你可一定要擺正位置啊,工作不能少做,對亞南同志還要尊重!”

錢惠人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放心好了,沖著裴書記,我也得尊重人家!”

趙安邦把臉拉了下來,“胖子,你什麽意思?我不是和你說得很清楚了嗎?石亞南是我點的將,和一弘同志有什麽關系?”趙安邦幹脆把話說明了,“錢惠人,你不要耍小聰明,以人劃線,老揣摩誰是誰的人!不論是我,還是裴一弘、於華北,我們在文山班子的決策問題上是完全一致的!在你看來,石亞南是裴書記的人,那田封義是誰的人啊?是於華北的人吧?可把田封義調離文山,是華北同志堅決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