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廷議(上)

太子被從太廟帶到奉天殿的時候,依舊沒有緩過神來,癱軟在階前,好不容易才被陳洪扶正,坐在了榻上,卻依舊眼神呆滯,身子時不時發神經似的抖上一抖。

姑且不論他是否參與了齊王謀逆大案,就算沒有,以他現在這幅模樣,百官心裏已經不覺得他能擔負天下重任了。

夏言搖頭嘆息了一句:“此非人君之相。”引得百官紛紛贊同,這句話便決定了太子的命運。

先有芊尋道童上殿應對,言稱受太子指派,於五日前在覆舟山設伏刺殺趙方丈;又有詹事府主簿張居正指證,太子入東宮後,與齊王往來密切;再有東宮女官親眼所見,兵變當日,太子為顯靈宮宮院使段朝用請去了太廟;其後,甚至有故內閣大學士楊一清府中幕賓當廷爆料,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通達賭坊,實為太子名下產業……

至此,已經不用再多說什麽了,現在大家都望著趙然,等待趙然說出那句話。

但趙然不想說,他道:“此等軍國大事,非貧道一人能決,恭請朝堂諸君裁定。”

夏言道:“方丈的意思,是廷議?但廷議之後,依舊需要方丈定奪啊。”

大明的廷議有兩種,一種是大臣廷議,一種是部議。部議無需贅述,無非是涉及哪一部的事務,由該部召集想關人等商議。這裏說的廷議,為大廷議,也就是內閣大臣、九卿、六科給事中、監察禦史進行議事。

廷議是大明朝堂慣例,許多重大事務都需要廷議,但夏言說得沒錯,就算廷議之後,結果也需要報天子朱批,天子不認可,照樣可以駁回重議。

趙然道:“今日皇帝大行,我以為,廷議結果便可代替詔令。”

這句話令百官們盡皆動容,夏言試著問道:“方丈的意思,廷議結果便是最終結果?”

“是。”

“若是廷議結果不合天子……唔,不合道門的預期,那又當如何?”

“那你們就要好好想一想了,為何廷議出來的結果,非要與道門的預期相違背呢?”

嚴嵩忍不住道:“方丈,若是以廷議結果出台詔令,出了事故又該如何?”

趙然道:“那當然是誰召集廷議,誰來負責,出了差池,板子就打在召集廷議之人的身上。”

百官們繼續深思……

趙然道:“關於廷議,貧道有幾點淺見,以供諸君參詳。

其一,非內閣大學士不得召集廷議,召集者的先後順序,按慣例自首輔開始。

其二,參加廷議的大臣範圍需要形成明確制度,比如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兩位都禦史、五寺正卿、通政使、翰林院掌院學士、國子監祭酒、應天府尹、文昌觀監院、掌道錄司事、司禮監掌印,嗯,以上二十六個位置,有資格參與廷議。

其三,廷議召集時,按票數表決重大事項,不要泛泛空論,需要結果,一如真師堂。

其四,誰召集廷議,誰對廷議結果負有直接責任,出了問題,板子打到召集者的身上。

其五,廷議之規,著為永例。

好了,你們想一想吧,今日廷議先商議同不同意貧道的建言,如果同意,那就商議太子的問題,如果不同意,那就另說。貧道僭越一步,先替你們把無關人等轟走,廷議結果出來之前,都跟殿外候著,包括貧道。留在殿中廷議者,為貧道剛才所提職司諸卿,就這樣吧。”

百官面面相覷,有些腳步快的,已經提前出了奉天殿,就在殿外等著——連趙然都說自己要在外邊候著,誰好意思在裏面耍賴皮。

趙然向顧騰嘉道:“顧監院,就勞您的駕,辛苦辛苦了。”

顧騰嘉道:“你自己不參加,卻推來我身上。”

趙然道:“我只是道錄司副印啊,咱們不是得凡事講究規矩麽。”

顧騰嘉指著趙然笑道:“你啊,行,你去吧,這裏我給你看著。”

臨出殿門的時候,趙然回頭又向夏言等人道:“忽然想起來了,司禮監掌印一直無人,夏閣老、嚴閣老、徐閣老,貧道提議暫由內官監陳洪參與廷議,代表內廷。可好?”

三位內閣大學士都拱手示意毫無問題,陳洪聽罷,血往上湧,臉色脹得通紅,瞬間只覺幸福到要死,之前所有的風險、所有的委屈,在這一刻都得到了回報。

趙然出了奉天殿,任他們在裏面自行廷議,大致掃了一眼,絕大部分人都從殿中退了出來,也不離開,就在外面等著。殿中留下議事的只有十七人,有九個位置要麽空著無人司職或是兼任,要麽就幹脆來不了——比如兵部尚書張聰。

趙然看了看外邊這幫官員,不論他視線掃到哪裏,人家都會向他點點頭,拱拱手,就好似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這裏打轉一般——除了兩個人,霍韜和桂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