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

趙然先將《上清訣》翻開,這是一部專講如何吞吐納氣的道書,按照小卓師叔信中所言,功法沒有好壞之分,學之深淺,全看個人造化。所謂造化,其實是七分機緣、三分努力的意思。也就是說,哪怕《上清訣》這種最基礎的道門功法,如果修煉之人剛巧適合,又頗為勤奮的話,同樣可以修煉至極深處,成就合道之最高境界。

趙然略一掃過,便知道這其實就是大卓、小卓師叔在長蟲山傳授給自己的那部功法,只不過書中空白處密密麻麻用蠅頭小楷寫滿了批注和心得。趙然不得不再次感謝兩位師叔的好意,只可惜他完全沒有吞吐吸納天地靈氣的能力,煉不了炁,這部功法於他而言,和廢紙沒有什麽區別。

又翻開《正一符法》,稍一研讀,立時大喜!

所謂符箓,即道與炁相合,通過符文的方式行法。符文從形式上而言大致分為復文、雲篆、靈寶符、符圖,復文就是兩個以上的字符組合,雲篆就是雲氣變幻的形狀,靈寶符是一些由圈點線構成符文,上述符文中再加上神仙的畫像,就是符圖。

從功效而言,無外乎真邪驅鬼、招神請將、消災解厄、征戮殺伐等等。

趙然在無極院經堂的時候,多次下山主持或參與齋醮科儀,使用過很多符箓,但絕大部分都沒什麽功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無內煉之法。想要煉制一張有效的符箓,除了材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以內煉之法對符箓注入炁,所謂“符無正形,以炁而靈”,符箓寫得歪歪扭扭不成模樣都沒關系,只要有炁注入,就能引導符箓發生功效。

內煉注炁又分三種境界:祖氣、天罡、金光三層,由先而後,一層比一層厲害。同樣一張符箓,以天罡之境內煉注炁,其效遠超祖氣之法,如果內煉境界達到了金光層次,符箓就算再尋常,其功效也極為強悍。

《正一符法》中共包含七十二種最基礎也最常用符箓,分為九階,每階八種符法,正對應道士、羽士、黃冠、法師、大法師、煉師、大煉師、真人、天師(大真人)九階。

看到這裏,趙然不禁瞠目結舌:乖乖,這本《正一符法》居然可以一直使用到天師之階,難道道門就如此輕易的任憑最高層次法術流傳開來而不稍加限制嗎?在疑惑且患得患失之間,趙然快速翻看到了道書的最後一部份,心中那點喜不自勝的火花如同被冷水澆頭一般,當即熄滅。

趙然再一次對符箓二字有了更深的認識:符和箓不是一回事!符就是符文,這個沒錯,可箓,卻是需要配授的,如果說符文是行法的依托,那麽寶箓,就是行法的資格。也就是說,想要煉制一張符箓,光知道符文的煉制方法是不行的,找來了合適的材料,以正確的方式完成寫符,寫符的過程中成功地內煉注炁,這些步驟都沒有一絲差錯,好吧,你以為這張符箓可以使用了麽?那麽你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你沒有經過道門的授箓儀式,不具備箓職,那麽你煉制的這張符箓就不會生效!

箓職是什麽?箓職就是道門修士的階別,也就是從道士直到天師(大真人)這九個階別。趙然一直以為這不過是道門給予修士的榮譽性稱號,或者說是道門對修士修為的一種人為劃分,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原來這一切沒那麽簡單。

趙然起初很難理解,為什麽搞個儀式、授個箓職,就能夠讓符箓生效,反之則不能。於是他又從頭到尾再次仔細閱覽了一遍《正一符法》全文,這回連批注和心得都沒放過,看完之後,他隱隱有所領悟,看來道門的科儀並非僅僅是一種形式,至少這種形式是真實有效的,通過科儀這一形式,可以和道門諸祖、天界諸仙進行某種方式的溝通,從而賦予溝通者某種神奇的力量。

他不禁想起以前在縣中各處主持齋醮科儀的那段日子,此刻回想起來,不覺間汗顏無比——當時的自己還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好吧,現在的問題是,趙然連最基本的“道士”這一箓職都沒有,他煉制的符箓依然沒用。懷著忐忑的心情,趙然迅速往後看去,終於看到一行批注,墨跡明顯是新近留下的,小卓師叔說,讓趙然先學習煉制第一階的八個符箓,待他們回來以後,爭取讓趙然參加華雲館的授箓儀式。當然,前提是趙然必須達到授與“道士”箓職的條件。

什麽樣的條件可以授予“道士”這一箓職呢?道門修行講究四大步,即練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其中第一步練精化氣又分兩個步驟,當元精於炁相合,化為輕無的精炁時,可授羽士箓職,或稱入羽士境,當精炁化為丹胎時,可授黃冠箓職,或稱入黃冠境。

而於此之前,必須先做好吞吐吸納的功夫,使體內的炁達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感受到氣海腫脹的時候,便算入了道士境,可授道士箓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