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奈何途(第4/21頁)

雲霓離吟風不過三丈,惡臭就分外濃烈。關鍵是顧清隨吟風,修的是紫氣化蓮的天仙大道,此刻已到了關鍵時候,最後關頭久久不破。雲霓的氣息吟風感覺得到,顧清便也感覺得到,一旦將顧清從死關中驚動,還不知會發生什麽。

雲風皺了皺眉,袍袖一揮,雲霓立時如受驚雲雀,瞬間後移百丈!但見吟風身周百丈之內,不住噼啪作響,無數細小紫雷紛紛揚揚的炸開,將絲絲縷縷的天火拋灑得到處都是。雲霓面色微變,她極受這些天火克制,哪怕沾上一點也是難當的苦楚。

吟風淡道:“你當我是尋常仙人,還敢在此妄言!我不欲大開殺戒,卻非是有慈悲心。隨便你在哪裏,但不準踏入飛來石千丈之地,不然的話,我袖中九天雷發,若你能接下三道,白雲先生怕就要偷笑了。”

雲霓面上掠過一絲陰冷神色,然而一閃便逝,恭敬施禮道:“多謝上仙成全。”

看著雲霓的背影,吟風冷笑道:“畏首畏尾,不敢走坦蕩正途,凈想些陰險齷齪事,也想成大事、得大道?”

他聲音不大不小,根本就不怕雲霓聽見。雲霓去勢登時一頓,而後加速離去。那縷怨憤之意雖然微弱,卻如何瞞得過吟風去。不過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也根本不在乎日後決戰時會否多一個屍解散仙相助。這等道心不堅之人,修為再深湛,又哪堪托負重任?

西京大明宮,朝元殿內,此際可謂風雲匯聚,人中龍鳳、妖孽魁首,濟濟一堂。若是個初入上清境界的,都不好意思在殿中站著。

大殿中央,放著一個丈許方圓的桌案,案上便是具體而微的青城山、青墟宮。桌案東首立著蘇姀,娉娉婷婷,清幽淡靜,若夜曇靜放。可是如此清靈婉約的一個佳人,卻無人願意站在她一丈之內。直把這柔弱得似是陣稍大的風就能吹倒的蘇姐姐,惹得似嗔似喜眼波四下流轉。可是那盈盈眼波落在哪裏,哪裏的人就會立時神情肅穆,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案上青城,絕無分毫旁顧。

於是案上青城,悄然飄起雪花。於是蘇姀周圍,變得更加空曠。

案上青城正面,並排立著太隱、紫雲及顧守真三位真人。蘇姀乃是從莫幹峰上逃出去的,當然這個逃字,只有道德宗較低的弟子才會用,而且也只敢在心裏用用。三真人可是知道鎮鎖蘇姀的鎮心殿是何等所在,蘇姀既能脫困而出,若紫微真人不出關,那道德宗全宗上下,恐怕無人能夠攔得下她。此刻與蘇姀見了,雖在青墟事上聯成一氣,可畢竟尷尬,於是道德宗一群老道人人盯著案上青城猛瞧,目不轉睛。

紫陽、玉虛及太微真人則留在道德宗本山守山,以防為人乘虛而入。三名真人也是全面發動西玄無崖陣的下限。

三真人身後,又立著五名道士,皆是宗內好手,道行均在上清神仙境之上,均不言不動。盡管道行修至這等地步後,道心必是堅毅如一,可是蘇姀目光落在身上,這五名道士均莫名的有些心驚肉跳,很有些想出殿遠遁的沖動。

雲風道長站在案上青城西首,在他身旁,立著個清秀俊逸的青年,裝扮似道似俗。他面上隱隱有些玩世不恭的微笑,目光偶爾會在殿中眾人身上掃過,對三真人也沒多少敬意。不過他惟一避開的,就是蘇姀。此人正是與雲風同輩的沈伯陽,不知他答應了紫陽什麽條件,才得被允許參與青墟之役。

姬冰仙也立在雲風身邊,她雖然道行尚不如同門五位上清道人,卻在蘇姀的眼波掃視下立得尚穩,可見道心之堅毅純凈,顯然已遠為過之。

大殿角落裏,還立著個瘦小枯幹的老太婆,拄著根盤曲如虬的木杖,佝僂著身子,雙眼似開似閉,昏昏欲睡。除了蘇姀外,殿中倒是無人敢於小覷了這個貌不驚人的老太婆,畢竟雲中霧嵐雖不為尋常修士所熟悉,殿中眾人還是很清楚這名字的份量的。

紀若塵立在案上青城的北首,距離蘇姀不遠不近,正好一丈。或許是因為殷殷的關系,或許是因為煉妖鼎的關系,總而言之,蘇姀對他是格外關照些,特意多分了些注視。然則結果卻很是落這位十尾姐姐的面子,她的眼波如同清風過石,全無分毫回應。由是,蘇姀也隱隱震驚於紀若塵道心之寧定。

玉童孫果也在殿中有一席之地,貼壁站著,一言不發。

大殿另一角,則是龍象白虎二天君。與殿中其余人相比,二天君本是形象特立獨行,應該為人一眼自人叢中認出來的那種。然而在這暗流湧動之時,殿中幾乎人人都是氣勢含而不發,如峰停嶽峙,輕而易舉的就將二天君給壓了下去。此次下山,龍象白虎各自穿了身道袍,頗有不倫不類之感,白虎天君則用一條黑布縛住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