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奈何途(第3/21頁)

潭水邊,立著一張石床,兩方石案,又有石幾玉凳,洞壁上鑿著幾排書架,架上盡是古書。也不知是如何在這陰暗潮濕的石穴中不腐不壞。

石洞中雖然陰寒潮濕,卻冷得極是純凈。哪怕是個凡人,在這裏呆得久了,也不會覺得寒冷,只會感到神清氣爽。

如此福地,便是天下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靈墟,前代白雲先生曾於此修煉百年,終成道果。

石洞中隱霧忽散,一個灰袍女子行了進來。她著一身素淡灰袍,滿頭青絲簡簡單單地挽了個發髻,用根粗麻布條束在頭頂,腰上插著根拂塵,木柄粗糙,完全是由根未去皮的樹枝制成。通體上下,也就腰間懸著的一塊玉佩翠得青翠欲滴,看上去不是凡物。

這女子看不出年紀,也不施粉黛,驀然一見也就是面目清秀而已,但越看便越是耐看,似乎天下鐘靈之氣,盡集於她一身。

她懷中橫抱著一個女子,行到石案前,將懷中人輕輕放置在石案上,注目凝視。

案上女子不著華服,不佩金飾,青絲散亂,只著了一身素白內裳。她面容安詳,似是在深深沉睡之中,臉色蒼白無血色,眉間還有一絲絲微蹙,卻不掩那傾國傾城的容貌,正是歿在馬嵬坡的楊妃玉環。

案前女子良久良久,方伸手替楊玉環理了理散亂青絲,又將那條白綾從她頸中輕輕解下。她如蘭五指,虛虛撫過楊玉環身上各處關竅。只是她再是神通廣大,奈何楊玉環魂魄早已煙消雲散,又如何尋得回來?那灰衣女子其實早知這結果,可是無論如何有些不甘,仍是忍不住試了一試。

終於,灰衣女子收了回手,輕輕嘆息一聲。她左手握著白綾,右手掐訣默算片刻,忽然冷笑,自語道:“我靈墟一脈本代僅太真可傳衣缽,竟然遭此絕手。罷了,罷了,我就拼卻誤了修為,卻又能如何!青墟之上,再見生死吧!”

灰衣女子素手一招,寒潭中玉樹上便有一枚朱果自行脫落,落在她掌心。她將朱果收於懷中,也不取其它器物法寶,便自向靈墟外行去。

青城峰頂,飛來石畔,吟風緩緩立起,遙望茫茫雲海,面上微有不悅之意。

遠方雲海中微現波瀾,一個灰衣女子踏雲而來。她來得極快,幾乎是剛自雲海中步出,便已到了吟風面前三丈。她足下踏著朵白雲,將手中拂塵一抖,插入腰後,施禮道:“貧道雲霓,見過上仙。”

吟風劍眉微鎖,淡淡地道:“雲道友多禮了。你已跳出生死門,不在輪回中,既然選了這條路,卻又何必來見我?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我之道相去甚遠,即便你有心重向大道,業已無回頭可能。你走吧,莫要再讓我看見了。”

吟風此話說的極是無禮,然雲霓也不惱怒,反而淡淡笑笑,道:“上仙無須動怒。我此來求的非是重歸大道,羽化飛升。既然雲霓當年畏懼輪回艱難,選擇了屍解之道,便再沒存過如此妄想。我此來,只是為了那不成器的徒兒玉環而已。若貧道所算無差,對貧道徒兒下手的惡徒應會來青墟生事,到那時我即可給上仙助一把力,又能順便給他們一個教訓。”

吟風眉頭更鎖,冷笑道:“我乃堂堂上界真仙,見了爾等屍解散仙不發雷轟殺已是手下留情,豈會需要爾等幫手?真是笑話!”

雲霓仍不著惱,道:“上仙此言差了。這些惡徒非同一般,裏面很有幾個妖孽人物,神通非小,上仙怕是比貧道更為清楚。雖然上仙有天雷正法在身,若無貧道分憂,恐怕此役也難免會有些閃失。”

吟風嘿的一聲,森然道:“縱是真將這萬年道果斷送在人間,我也不會與爾等為伍。你走吧,若再羅嗦,休怪我手下無情,將你這五百年不生不死之軀用天雷煉了!”

雲霓終是嘆了口氣,宛轉道:“上仙如此就更是錯了,我等屍解散仙雖與真仙不同道,可說起神通法威來,較尋常修士還是強了不少。若與上仙生死相鬥,縱不能勝,也當能給上仙找些小小麻煩。可是如此一來,豈不就是令親者痛,仇者快?上仙不欲聯手也罷,可否念在我師徒情重的份上,容我在青城山上,到時候惡徒登山,你打你的,我鬥我的便是。如此可好?”

雲霓師承前代異人白雲先生,白雲先生飛仙而去後,她獨自苦修,仗著天資絕倫,不到百年便迫近了飛升大關。然而在天劫行將臨頭之際,雲霓道心不夠堅定,在或則升仙、或則湮滅的大關頭起了波瀾,退縮下來,屍解而成散仙,脫了生死,不入輪回。數百年來,她雖絕了重返大道的可能,然慢慢修行,道行也非尋常真人可比。

吟風已是半仙之軀,靈覺感應與凡人大相徑庭。雲霓雖非禍國殃民的容貌,但在尋常人看來,也自氣清而華,卓然而不群,恰若絕峰雪蓮,傲視人間塵俗。可是在吟風靈覺中,只感到陣陣惡臭撲鼻而來,不覺對雲霓更是厭惡。這倒非是雲霓體生異味,而是她修行屍解之道,在真仙靈覺中,便是種種難當的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