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若相惜(第4/13頁)

安祿山早有反意,近年來兵強馬壯,而朝廷武備日漸松弛,問題就是何時舉反旗而已,有沒有龍氣運數,此前倒真沒在意過。可是那日被濟天下一說,又在範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真龍之氣,心思立刻就不一樣了,見了龍氣卻又錯過,簡直比完全沒有見過龍氣還要糟糕,這豈不等於是說自己根本沒有能夠改朝換代的那個氣數嗎?

入夜時分,濟天下徑自出了範陽,向西北方疾奔而去。安祿山心跳立時加速,冥冥中便覺得此次多半會捉到龍氣。果不其然,此次龍氣升起,居然只在十丈開外!跟在隊伍後面的修士們立時就變了臉色,一個個悄悄掏出法寶。

安祿山也不是傻瓜,手一揮,幾名軍中修士當下腳步一緩,排成一列,將後面的修士都攔了下來。而見龍氣升起,道德宗諸人也腳步一收,落在了隊伍最後,與軍中修士一起,隱隱將那七八個另有想法的修士包在了當中。這些修士未曾想到會有如此局面,人人面色尷尬,打著哈哈,將法寶符咒又收了回去。他們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別的不說,單是道德宗這些修士就足夠滅他們五六個來回了。

不遠處龍氣一現即收,眼看著就要隱去,只聽濟天下大喝一聲,擲出一塊黃燦燦的物事,正中龍氣!只聽當的一聲響,又是一聲令人心魂俱裂的龍吟後,龍氣消逝無蹤。

濟天下滿頭大汗,一臉疲憊,向安祿山道:“幸不辱命!”

安祿山哪還等得及?足下發勁,一掠十丈,沖到龍氣消逝所在,想要看看困擾自己半月之久的龍氣究竟是何模樣。

盡管夜色幽暗,安祿山仍看到一塊巨石矗立在自己面前。這塊巨石丈許方圓,三丈高,形狀清奇,猛一看去有如一只駕雲飛龍,正欲破空而去。石龍須爪俱全,栩栩如生,更為難得的是隱隱有龍氣滲出,安祿山站得近了,被龍氣一逼,雙腿酥軟,登時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可是那份心中狂喜,讓他如何能夠自持?

“呵呵,哈哈,哈哈哈!”安祿山雙腿不能立,但還有雙手,於是挪動身軀,一把抱住了巨大的飛龍石,以面貼石,顫聲道:“果然是龍氣,果然是龍氣!想不到我安祿山也有今日,哦哈哈哈哈……唉喲!”

原來這塊飛龍石上本來嵌著一件物事,忽然掉落下來,重重地砸在了安祿山頭頂。此物看上去不是很大,也不過海碗大小,可是四四方方,極為沉重,險些將安祿山砸暈過去。安祿山先是大怒,再向那物事瞄了一眼,猛然間倒吸一口涼氣,隨後又轉為狂喜。

那物事原來是個四四方方的印璽,黃澄澄的,通體以黃銅鑄就,難怪如此沉重。印璽上鑄著一個麒麟,麒麟頭上頂著一片寸許見方的鱗片。

安祿山一看見那片鱗,立刻眼睛就直了。他對於龍氣極為敏感,這片鱗上龍氣如此濃重,不是真龍之鱗又是什麽?!

他顫顫巍巍地取過龍鱗,置於掌心細細觀瞧著。至於那方銅印,材質普通,做工粗糙,安祿山可是一方霸主,那是何等眼界,哪會將這件俗物看在眼裏?

眼見安祿山又哭又笑,狀若瘋癲,將軍們均有些不明所以,他們又曉得安祿山生性暴燥,此刻也不敢上前胡亂說話。而那些修士則一個個盯著地上的銅印猛看,他們眼力靈覺厲害,在那方才那電光石火的刹那已看到一條龍氣倏忽遠去,但在逃離前卻被濟天下提前拋出的銅印給砸了一下,竟然真砸下來一片龍鱗!

原來範陽龍氣並非簡單風水地脈匯聚而成,而是有一條真龍在此徘徊,難怪前些時日眾人都追不上龍氣。修士中雖有修為不弱之輩,可哪裏比得上一條真龍?就連根龍須也比不過。

或許是這條真龍做了天大的孽事,今日晦氣到家,不光被一個區區濟天下給追上了,而且還被砸下一片鱗來,實可稱是龍族之恥。

只見濟天下一聲長笑,大步上前,先取了碗大銅印收入袖中,再向安祿山一拜到底,朗聲道:“恭喜聖上尋獲龍穴,並獲真龍之物,此乃無上吉兆,主天、下、歸、心!!”

聽到天下歸心四字,安祿山渾身上下忽然充滿了力氣,手中龍鱗也變得溫暖如玉,全非初時的戰栗驚心。他一躍而起,將龍鱗高高舉起,遍示眾將,高聲道:“今日俺……不,朕蒙上天眷顧、賢士輔佐,取得真龍之物,此乃天命,朕豈敢違之?異日朕盡取天下之時,爾等便是開國功臣!”

安祿山此時大願得償,便也不再掩飾,一個大腹胡兒竟也出口成章,哪還是那個整日自稱大字不識三個的蠻子?

眾將哪有不知機的?當然一齊跪倒,三呼萬歲。

安祿山滿面紅光,背倚升龍石,手握真龍鱗,倒也有熊熊王霸之氣勃發,看上去象是要成就一番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