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四回飛書邀友同禦敵比武打擂各逞能(第4/6頁)

比武的規矩,得勝的一方可以再打下去,也可以換人。但那髯須武士是連打了三場的,沙衍流不肯示弱,只好再打一場。心中想道:“我只要保持得在百招之內不輸給對方,也已是足夠面子了。”

沙衍流道:“貴使遠來是客,請先賜招。”烏蒙微微一笑,說道:“好,那我就不客氣了。”他說話溫文有禮,與適才那髯須武士的劍拔弩張之態大不相同,當下漫不經意的一掌拍出。

沙衍流看他這掌輕飄飄的似乎毫不著力,不知他是弄什麽玄虛,當下還了一掌“白猿探路”,合著雙掌,倏然左右一分,雙“剪”烏蒙雙肩。這一招是少林寺“羅漢掌”的精妙殺手,但合著雙掌,也是表示向對方敬禮的意思。沙衍流已知他比那髯須武士高明,是以開首一招,就用足全力。

少林寺的“大力金剛掌”何等剛猛,這一掌發出,隱隱帶著風雷之聲。豈知烏蒙仍是漫不經意的隨手一撥撥開,微笑說道:“沙大人不必客氣。”

掌力一碰,沙衍流只覺對方的掌上似乎有個吸盤似的,不但把他這股剛猛的掌力一舉化開,而且還將他牽引過去。沙衍流大吃一驚,連忙用千斤墜的重身法穩住身形,但已是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盤旋。原來烏蒙練的是陰陽掌的功夫,掌力一剛一柔,互相牽引,甚為怪異。沙衍流的金剛掌雖是上乘功夫,卻還未到一流境界,一比之下,就相形見絀了。

烏蒙冷冷說道:“沙大人站穩了!”腳踏五行八卦方位,從“艮”位踏上“離”方,一記“鐵琵琶”,手背向外一揮,迅如閃電般的向沙衍流面門摑來。這一招十分淩厲,而掌摑面門,對敵人又不啻為一種侮辱。沙衍流又驚又怒,可又不敢發作,只好沉住了氣,連用“三環套月”“風拂垂柳”兩招,這才堪堪的把烏蒙的這一招攻勢解開。台下的蒙古武士數道:“第二招。”蒙古武士人數不多,嗓子卻是十分響亮。

說時遲,那時快,烏蒙身形一晃,從“離”位奔“坎”方,呼的一聲,雙掌又向沙衍流夾擊,掌力剛柔兼濟,沙衍流身不由己的又打了一個盤旋。蒙古武士齊聲叫道:“第三招!”

沙衍流一被對方搶了先手,就只有招架之功。烏蒙攻勢一發,儼如長江大河,滾滾而上。台下的蒙古武士口不停聲地在叫:“第四招、第五招、第六招……”激戰中烏蒙使了一招“龍門鼓浪”,一招三式,向沙衍流猛攻,沙衍流見他來勢兇猛,急退一步,左拳變掌向內一圈,右臂一滾一擰,用“鶴膊手”消解對方來勢。哪知烏蒙掌法可剛可柔,右臂已被圈住,他卻趁勢一帶,左拳疾發如風,一個“攢拳”,自右臂的勾手圈中直“攢”上來,沖擊沙衍流的太陽要穴。沙衍流躲閃不開,肩頭一轉,“蓬”的一聲,硬接了烏蒙這拳。烏蒙微笑道:“對不住,你的琵琶骨沒給打碎吧?”口中客氣,招數卻是狠毒之極,雙掌一合,猛的又是一推。沙衍流挨了這拳,痛得眼前金星亂冒,氣力已是使不上來,哪能夠再接烏蒙的掌力,給他一推之下,向後急退。

他這一退和剛才那髯須武士又不相同,只見他身似陀螺,不停地旋轉,一連轉了七八個圈子,轉到了擂台的邊緣,仍是不能停止,於是也像剛才那髯須武士一樣,“噗通”一聲,跌下擂台去了。台下的蒙古武士嘩然大笑,數道:“第九招!”沙衍流把髯須武士打下了擂台用了十招,如今他給烏蒙打下擂台,只不過九招,敗得比髯須武士更為狼狽。

烏蒙作了一個“羅圈揖”說道:“僥幸,僥幸。承讓,承讓。還有哪位要來賜教麽?”金國武士都感顏面無光,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但見烏蒙如此厲害,卻是沒人敢上台去和他交手。

烏蒙慢條斯理地收了式子,轉過身來,面向著完顏長之作了一揖,說道:“久仰完顏將軍武功蓋世,不知可肯賞面賜教?”

完顏長之笑了一笑,站起身來,說道:“好吧,我就陪烏將軍走個十招八招。”

烏蒙心中一凜:“難道他也想把我在十招之內迫下擂台?”烏蒙知道完顏長之是金國數一數二的高手,但卻不相信他能夠將自己在十招之內打敗。當下抖擻精神,說了一句:“請完顏將軍指教。”便即進招。

完顏長之兀立如山,待烏蒙掌劈到跟前,這才輕輕地一指戳出。只聽得“嗤”的一聲,烏蒙連忙縮手,原來完顏長之曾練過穴道銅人的七篇圖解,點穴的功夫天下第二(第一是柳元宗),這一指戳出,恰恰是對準了烏蒙掌緣的“冷淵穴”,這是手少陽經脈的起點,倘被點中,烏蒙這條臂膊勢將殘廢。

烏蒙變招也好生迅速,立即五指合攏,教他點不著“冷淵穴”。使出了蒙古武士擅長的摔跤功夫,倏地從“劈掌”變為“勾手”,只要一抓一勾,就可將對方的中指拗折。但烏蒙變招固然迅速,完顏長之也並不慢,就在他化劈為勾的刹那之間,完顏長之一個“登山跨虎”,邁步向前,倏然間也已從“朝天一炷香”的指式,變為“童子拜觀音”的掌式,雙掌合攏,硬劈烏蒙的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