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三戰(第3/16頁)

令狐沖心下又是感激,又是難過:“兩位師太向方丈求情,原來方丈果真是放了盈盈出去,她二位卻在這裏送了性命。那是為了我和盈盈而死。到底害死她們的兇手是誰?我非為她們報仇不可。”

只聽盈盈道:“這些日子來,不少江湖上的朋友,為了想救小女子脫身,前來少林寺滋擾,給少林派擒住了一百多人。方丈大師慈悲為懷,說道要向他們說十天法,盼望能消解他們的戾氣,然後盡數釋放。但小女子被禁已久,可以先行離去。”

令狐沖心道:“這位方證大師當真是個大大的好人,只不過未免有些迂腐。盈盈手下那些江湖豪客,又怎能聽你說十天法,便即化除了戾氣?”

只聽盈盈續道:“小女子感激無已,拜謝了方丈大師後,隨同兩位師太離開少室山,第三日上,便聽說令狐……令狐公子率領江湖上朋友,到少林寺來迎接小女子。定閑師太言道:須得兼程前往,截住眾人,以免驚擾了少林寺的眾位高僧。這天晚上,我們又遇上了一位江湖朋友,他說眾人從四面八方分道而來,定十二月十五聚集少林。兩位師太便即計議,說道江湖豪士龍蛇混雜,而且來自四方,未必都聽令狐公子的號令。當下定閑師太吩咐小女子趕著去和他……令狐公子相見,請眾人立即散去。兩位師太則重上少林,要在方丈大師座下效一臂之力,維護佛門福地的清凈。”

她娓娓說來,聲音清脆,吐屬優雅,說到兩位師太時,帶著幾分傷感之意,說到“令狐公子”之時,卻又掩不住靦腆之情。令狐沖在木匾之後聽著,不由得心情一陣陣激蕩。

方證道:“阿彌陀佛!兩位師太一番好意,老衲感激之至。少林寺有難的訊息一傳出,正教各門派的同道,不論識與不識,齊來援手,敝派實不知如何報答才好。幸得雙方未曾大動幹戈,免去了一場浩劫。唉,兩位師太妙悟佛法,慈悲有德,我佛門中少了兩位高人,可惜,可嘆。”

盈盈又道:“小女子和兩位師太分手之後,當天晚上便受嵩山派劫持,寡不敵眾,為左先生的門下所擒,又給囚禁了數日,待得爹爹和向叔叔將我救出,眾位江湖上的朋友卻已進了少林寺。向叔叔和我父女三人,來到少林寺還不到半個時辰,既不知眾人如何離去,更不知兩位師太的死訊。”

方證說道:“如此說來,兩位師太不是任先生和向左使所害了。”盈盈道:“兩位師太於小女子有相救的大德,小女子只有感恩圖報。倘若我爹爹和向叔叔遇上了兩位師太,雙方言語失和,小女子定當從中調解,決不會不加勸阻。”方證道:“那也說得是。”

余滄海突然插口道:“魔教中人行徑與常人相反,常人是以德報德,奸邪之徒卻是恩將仇報。”向問天道:“奇怪,奇怪!余觀主是幾時入的日月神教?”余滄海怒道:“甚麽?誰說我入了魔教?”向問天道:“你說我神教中人恩將仇報。但福建福威鏢局林總鏢頭,當年救過你全家性命,每年又送你一萬兩銀子,你青城派卻反而害死了林總鏢頭。余觀主恩將仇報之名播於天下,無人不知。如此說來,余觀主必是我教的教友了。很好,很好,歡迎之至。”余滄海怒道:“胡說八道,亂放狗屁!”向問天道:“我說歡迎之至,乃是一番好意。余觀主卻罵我亂放狗屁,這不是恩將仇報,卻是甚麽?可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一生一世恩將仇報,便在一言一動之中也流露了出來。”

方證怕他二人多作無謂的爭執,便道:“兩位師太到底是何人所害,咱們向令狐公子查詢,必可水落石出。但三位來到少林寺中,一出手便害了我正教門下八名弟子,卻不知又是何故?”任我行道:“老夫在江湖上獨來獨往,從無一人敢對老夫無禮。這八人對老夫大聲呼喝,叫老夫從藏身之處出來,豈不是死有余辜?”方證道:“阿彌陀佛,原來只不過他八人呼喝了幾下,任先生就下此毒手,那豈不是太過了嗎?”

任我行哈哈一笑,說道:“方丈大師說是太過,就算太過好了。你對小女沒加留難,老夫很承你的情,本來是要謝謝你的,這一次不跟你多辯,道謝也免了,雙方就算扯直。”

方證道:“任先生既說扯直,就算扯直便了。只是三位來到敝寺,殺害八人,此事卻又如何了斷?”任我行道:“那又有甚麽了斷?我日月教教下徒眾甚多,你們有本事,盡管也去殺八人來抵數就是。”方證道:“阿彌陀佛。胡亂殺人,大增罪業。左施主,被害八人之中,有兩位是貴派門下的,你說該當如何?”

左冷禪尚未答話,任我行搶著道:“人是我殺的。為甚麽你去問旁人該當如何,卻不來問我?聽你口氣,你們似是恃著人多,想把我三人殺來抵命,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