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劫富濟貧(第2/17頁)

兩人離開嶽陽府,一路朝北行去,先乘船渡江,上岸後又走了近一個時辰,便踏入君山。

君山並不以高著稱,只是山勢連綿,似無盡頭。因其地處洞庭湖邊的緣故,山中煙雨幽奇,霧靄重重,雖已是深秋時節,滿山的松杉、毛竹依然蔥郁蒼翠,從山麓一直擁上山頂。在漫天雲霧下,隱隱淺綠中透過一嶂嶂山峰的輪廓,顯得峰巒聳峙,崖壁險峻,令人不由猜想,在那銀濤縱橫的雄絕險峰後、壁立千仞間,是否藏著一些虛幻美麗的傳說。

山中水流極多,多以棧道相連。那些棧道不過是幾根鐵鏈上放著窄窄的木板,走起來晃晃蕩蕩,稍不小心便會掉入深淵,有些地方木板年久腐爛,僅余四根光禿禿的鐵鏈,更是驚險萬分。這些在林青這樣的武學高手看來,自然不算什麽,但對於小弦這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便顯得極為險峻了。

小弦好強,堅持不讓林青帶他行路。林青有意讓小弦多經磨煉,也便由他,每遇險處便跟在其後,腳下暗使千斤墜踩穩鐵鏈。但山風勁厲,鐵鏈仍是晃蕩不休。有一次小弦幾乎失手滑倒,幸好他眼明手快一把抓住鐵鏈,才算保住了一條小命。

小弦走了許久,漸漸掌握到一些竅門,頓時玩興大發,甚至試著不用手扶而行,卻也能走得穩穩當當。

林青看在眼裏,心頭感嘆不已。走這鐵索飛橋最重要的不是武功高低,而是膽略與信心,這兩點小弦皆已具備。而且他能在晃搖不休的鐵鏈上維持平衡,確也可算是習武的天才了。他轉念突然想到,景成像雖廢去小弦的武功,但顯然在體力上並無影響,僅僅是丹田與全身經脈受損,無法修習精深內功,若有機緣尋到些參王、雪蓮這樣的奇藥,再經由武學高手每日有規律地拿捏他全身筋骨,未必不能偷天換日、重整經脈。只是這個過程恐要令小弦吃不少苦頭,而且成敗尚屬未知,若無堅強的毅力,實難堅持下去,一旦半途而廢,不但前功盡棄,於身體也會有損無益。小弦畢竟還是一個孩子,雖懷著替父報仇的念頭,卻也未必吃得消。此去京城兇險難料,小弦身無武功跟著自己,一旦有什麽閃失,豈不愧對許漠洋臨終囑托。那是否應該先找個僻靜所在,替小弦治傷呢?

林青一念至此,忽然驚覺!自己似乎正在尋找一個不去京師的借口。畢竟他自問此去與明將軍一戰,心下並無必勝把握,而且當日聽了愚大師、景成像、花嗅香等人對京師局勢的分析後,深明此次挑戰明將軍,將令京師形勢徒增許多變數,未必是最佳時機。只是以林青遇強不挫的性格,又豈肯僅僅因為聽過四大家族的一番話,便輕易改變主意,再加上被好友許漠洋之死激起雄志,這才執意前往。

可經過這些天的思索,林青漸漸冷靜下來,不由認真考慮起各方因素,此前泰親王的心腹追捕王驀然現身,用意大有可能是迫自己入京。以暗器王的驕傲性子,豈甘受他利用,做一枚泰親王與明將軍爭權奪利的棋子!眼下京師局面復雜,各方勢力皆蠢蠢欲動,更有禦泠堂藏身暗處挑撥,自己是否還應該如此一意孤行呢?

正思慮間,忽見小弦在山道上一滑,幾乎失足跌倒,林青急忙叫道:“小弦,小心!”

小弦卻回過頭來俏皮一笑:“嘻嘻,我是故意的。我看林叔叔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所以找個法子來嚇你一嚇,好讓你分分心。”

林青啼笑皆非,沒好氣地道:“你剛才在棧道鐵索上怎麽不敢?”

小弦一本正經道:“在這裏絆一跤不妨事,可在那棧道上萬一玩過了頭,豈不會摔成肉泥?”

林青大笑:“原來你也是個膽小的怕死鬼。”小弦一挺胸膛:“我才不怕死呢。只是男子漢大丈夫原應馬革裹屍,戰死疆場,若是這般走個山路便不小心見了閻王,豈非太過不值得了。”

林青大生感懷,嘆道:“正是如此。人生在世,匆匆即過。死不足惜,關鍵是要看是否值得你我付出大好性命。”

小弦問道:“在林叔叔看來,什麽事情才值得?”

林青略怔,心想小弦初通人世,對任何事情都好奇,又如此依戀自己,或許隨口一句回答卻有可能影響他一生,萬萬不能信口開河。

他微微思索,沉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生充滿了變數,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忍耐一時便會覓得轉機,血氣之勇固然值得嘉許,卻並非唯一之路。是否值得性命交托,其實並無定論,亦要因勢而行。”

小弦似懂非懂,面上茫然。

林青耐心解釋道:“在江湖上,並非每個人都是絕頂高手。譬如遇見一群人欺淩弱小女子,奮然拔劍而起,卻因武技不敵而命喪敵手,你覺得那是否值得?依我看雖然值得,卻未必沒有更好的方法,徒然送命卻也罷了,只怕到頭來,亦沒能幫助到欲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