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雲錦袈裟(第5/20頁)

方孝孺點頭道:“那麽明顯的局,齊泰何以會相信燕軍敗後北返?”

黃子澄嘆口氣道:“皇帝上回秘密提拔鐵鉉及盛庸,並未征詢齊泰的意見,主要是梅駙馬和徐都督的推薦,聽說連李景隆和耿炳文兩個打敗仗的老將都被征詢了,齊泰至今心中不舒服,尤其不願徐輝祖成為平燕的最後功臣。”方孝孺也嘆了一口氣,道:“皇上難道看不出這一點?”

黃子澄道:“皇上聰明絕頂,他要召輝祖回來,乃是他不能信任……”方孝孺吃驚道:“子澄兄,你說皇上不能信任輝祖兄弟……啊,可是因為燕王妃?”黃子澄緩緩點了點頭,低聲道:“燕王妃是中山王的長女,是輝祖之妹,增壽的大姐,他們兄妹姐弟之間的感情極為深厚……”方孝孺搖頭道:“皇上對徐增壽生疑有跡可尋,方才只要一提到徐增壽之名,皇上臉色就沉了下來,但……要說皇上對徐輝祖生疑,小弟絕不相信。子澄,你只要看秘薦鐵鉉及盛庸的事,就知道皇上心中第一信任的大將,便是梅殷駙馬爺和徐輝祖都督,此事絕對錯不了。”

黃子澄雖然點頭,但心中仍然不能釋懷,默默地問:“然則皇上何以又要聽從齊泰的建議,火速召回徐輝祖?”

方孝孺對一些事情有點書呆子氣,但他有些推論本於厚道的堅持,看似迂腐,到最後卻往往證明是對的。

建文從來沒有懷疑過徐輝祖,但他對徐增壽卻生了疑心。他急於將徐輝祖召回京師,不是對輝祖有了不信任,反而是因為不能放心徐增壽成了京師防務的主將,這才火速調輝祖回朝來安定京師大局。

建文拍板定案後離開了議事廳,走到一處天井中,問身邊的太監是何時辰了,小太監回道:“戌時剛過。”建文舉頭望天,天空萬裏無雲,一彎明月如鉤。建文問道:“今夕四月二十幾了?”身後的江公公答道:“回皇上,今夕四月二十四。”建文道:“到禦花園坐一會。”江公公立命小太監通知侍衛到花園待命。建文問道:“今夜侍衛該當何人指揮?”江公公答道:“錦衣衛鄭芫。”建文心中一喜,腳步也加快了一些。江公公年過七十,步履倒還矯健,盡跟得上建文的步子。

才走近禦花園,鄭芫已在門口侍候,建文見了她心中歡喜,輕松地問道:“芫兒,今晚是你當差?”鄭芫恭聲道:“禦花園各角落都清查過了,皇上請進。”

建文走入花園,揮手示意要太監及宮女站在門口候著,他自和鄭芫步向荷花池旁的石亭。是時天空雖然只有一彎斜月,因晴空夜無雲,卻也清輝如練。建文忍不住吟道:“紫金山頭月如鉤,京口江上橫百舟;何人揮起寒霜劍,不教燕騎渡瓜洲。”

鄭芫待建文在石亭中坐下來,便低聲道:“錦衣衛朱泛的兄弟們在查的事,已經有譜了。”建文道:“如何有譜?”鄭芫道:“燕京來的信息是透過南京城裏一位大人物交到徐增壽的手中。”建文驚道:“一位大人物?誰?”鄭芫道:“朱泛正在搜查那封燕京來的信,他相信是燕京慶壽寺道衍和尚處送來的秘函。”建文道:“道衍和尚?就是那姚廣孝。”鄭芫道:“不錯,就是那姚廣孝。”

建文忽然笑出聲來,指著鄭芫道:“芫兒,你十四歲時便會過這姚廣孝了,聽說你難倒了他,對吧?”鄭芫笑道:“那年他到靈谷寺來論經,我胡亂問了些問題,擾亂了他的思路,那能算難倒了他?”建文道:“朕是聽了天禧寺的溥洽法師說起,聽說這姚廣孝乃是朱棣造反的頭號幫兇,他有什麽秘函要交給徐增壽?這事關系京師的安危,你告訴朱泛要盡速查個清楚,還要查那個轉信的‘大人物’是誰。”

正當建文和鄭芫在禦花園聊天的時候,朱棣已經以行動打破了燕軍北返的謠言,他親率的部隊襲擊護糧草的平安,他的二公子朱高煦率大軍襲擊來援平安的何福部。大戰在靈璧附近又全面展開,而來增援的南軍大將徐輝祖,卻已奉詔在返回南京的路上了。

章逸在常府街的寓所一連兩日喜氣洋洋。四月二十八、二十九連續兩天好日子;二十八不宜遷居,二十九不宜安葬,但兩日都宜婚嫁迎娶。於是二十八那天,章逸先在家中辦了兩桌酒,點了大紅蠟燭和寒香合巹了。寒香的義父不肯出面,寒香也不在乎。客人散了,章逸緊緊牽著寒香的手,對著那一對大紅燭,四周靜了下來,兩人卻都不想說話。寒香默默想著這些日子來的甜蜜和苦楚,她不在乎名分,只覺幸福塞滿了心胸,腦中只有一個念頭:自己終於和心愛的這個浪子在一起了。

四月二十九,章逸用花轎到夫子廟旁阿舅的家中迎娶了鄭娘子。章家兩位新娘子以姐妹相稱,鄭芫管章逸仍叫叔叔,叫寒香阿姨,娘還是只有一個。婚宴辦得小而熱鬧,除了章逸在京師的至親好友,並未多發請柬。鄭娘子的舅爺是女方家長,方冀權當了男方家長,和舅老爺並坐,著實受了章逸和新娘的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