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鄭家好酒(第2/14頁)

鄭洽走過門口,被那酒香留住腳步,折回來進入酒店,只見店面甚小,屋中間放了兩張四人方桌,靠墻放置了三張兩人座的桌子。這時天色尚早,只有一張桌子對坐了兩個客人,看上去也是趕考的讀書人,卻穿得極是講究。

鄭洽揀靠窗的空位坐下,擡頭看去,櫃台後坐著一個三十出頭的娘子,正在忙著將一大罎黃酒一勺一勺分裝進幾個酒壺中,見鄭洽進屋來,忙招呼道:“客官請坐,馬上過來。”

她轉頭向屋後叫喚:“芫兒,有客人來啦,快上茶。”

屋後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跑出來,捧著一壺熱茶來到鄭洽面前,很有禮貌地獻茶,並招呼道:“客官請先喝口熱茶,要點些什麽酒菜慢慢來。”

芫兒的詞兒一字不差,禮貌也周到,就是說得太快,有點像背書。鄭洽微微一笑,道:“小姑娘先給我一壺黃酒。我路過你們店門,一陣酒香撲鼻而來,想來你這店釀得好酒。”

那娘子將酒送給先來的客人,走到鄭洽桌前道:“咱店裏釀得三種好酒,客官先試一種,若吃得好了,就再試其他兩種。”

鄭洽笑道:“那裏吃得這許多,就請先來一小壺,順帶再切些鹵味來。元兒,你的名兒是元旦之‘元’,還是團圓之‘圓’?”

他見芫兒長得可愛,又聽娘子喚這孩子“芫兒”,便問問是那個字。芫兒回答:“都不是,乃是香草之芫。”

鄭洽吃了一驚,這孩子顯然讀書識字,不像是個酒店的小妹,便連聲贊道:“好名字,好名字。”鄭芫卻心想:“不過是元字頭上加把草,這讀書人就覺得好了,真是書呆子。”

這時鄭家娘子已端上了一盤鹵味、一壺酒,鄭洽喝了一口,只覺那酒香醇而易入口,咽下後還有一些微澀的回味,確是上好的黃酒,忍不住贊道:“娘子這酒當真好,不輸給咱家鄉的老酒呢。啊,對了,你店門酒旗上寫著‘鄭家好酒’,你當家的姓鄭?”

鄭家娘子見這書生斯文有禮,說話口音有些親切熟悉之感,便跟他多說幾句話,她雙手在圍裙上擦了一擦,答道:“妾身夫家姓鄭。客官方才說您家鄉釀得好老酒,可是來自浙江?”

鄭洽呵了一聲,叫道:“巧啊,敝姓鄭,名洽,浙江浦江人。”他改說家鄉話,鄭娘子聽了大喜,道:“咱夫家也是浦江鄭宅人氏,客官可是……”

鄭洽搶著道:“敝人正是鄭宅鎮中‘江南第一家’的子弟。哈,想不到此地碰到了同鎮的鄉親,大娘請了。”說罷起身一揖到地。鄭娘子連忙回禮:“客官休要多禮,快請坐下用些酒食,待會再敘。”

這時另外兩個客人大聲叫著要加酒菜,鄭娘子連忙過去招呼,芫兒也過去幫忙。鄭洽顯得十分高興,一連喝了三杯酒才伸筷吃菜。

那鹵味甚佳,幾個油豆腐尤其煮得入味,鄭洽酒菜下肚,反覺饑餓起來,他正想叫人,擡眼就看到芫兒在櫃台後面偷偷張望自己,便招招手叫道:“小朋友,你過來。”

鄭娘子見他喚芫兒,就招呼道:“客官,酒菜還可口否?”鄭洽道:“好酒好菜,再來一碗熱面就更佳了。”

鄭娘子到後面煮面,那芫兒跑到鄭洽面前道:“你也是來趕考的?”

鄭洽指著對面的椅子,示意芫兒坐下,微笑道:“不錯,我從浦江來到京城,這裏的客棧全都讓各地來的考生住滿了。芫兒,你每天在店裏幫你娘招呼客人?”

芫兒搖頭道:“娘平日有個夥計幫她,我有時候來店裏玩耍,順便幫忙,平時我住師父那裏。”

鄭洽甚感好奇,問道:“你師父在那裏?”芫兒道:“我師父在靈谷寺。他昨天帶我下來,他要到夫子廟去買書,我們還帶了黑毛一道來。”鄭洽奇道:“黑毛是誰?”芫兒道:“黑毛是只小毛驢,牠在門口吃草,你沒看見?”

鄭洽笑道:“看見,看見,挺漂亮的。你師父待會來找你?”芫兒道:“不錯,午時前他就會回來,那個夥計也會來上工,我就要隨師父回山去了。黑毛要幫師父馱書呢。”

鄭洽心中暗道:“聽說靈谷寺規模宏大,座落城外锺山南麓,地方清靜,周圍風景絕佳,若得芫兒師父允許,我便去廟裏租他一間小房閉門讀書,等考期到時再回此地,豈不甚佳?”

正盤算間,鄭娘子已端了熱面過來,笑道:“難得客從故鄉來,連芫兒都興奮得說個不停。”

芫兒道:“我才沒說個不停,是回客官問話呢。”鄭娘子道:“好,好,你快去給那兩位客官換上新泡的熱茶吧。”

鄭洽道:“大娘夫家在鄭宅鎮,未知緣何搬到京城來做營生?”

鄭娘子知他這一問,乃是因為浦江鄭宅鎮人絕大多數留在家鄉,甚少出外謀生,鎮中的“江南第一家”九代同居共食,所以才有此一問。她嘆了一口氣道:“先夫是鄭宅鎮人,名叫鄭永,卻不是江南第一家。他去世後,兩個兄弟要分他田產,妾身難容於父兄,只好帶著女兒投靠京城的娘舅,是小女子自幼學得釀酒秘方,所制之酒別有風味,這才央求阿舅相幫開了這間酒店。雖然地點比不上秦淮兩岸那些酒店飯館,也可靠自力謀生,圖個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