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第6/16頁)

屈指數來,郭襄已連使五招,無色竟瞧不出絲毫頭緒。他盛年時縱橫江湖,閱歷極富,十余年來身任羅漢堂首座,更精研各家各派的武功,以與本寺的武功相互參照比較,而收截長補短、切磋攻錯之效。因此他自信不論是何方高人,數招中必能瞧出他的來歷,和郭襄約到十招,已留下極大余地。豈知郭襄的父母師友盡是當代第一流高手,她在每人的武功中截出一招,東拉西扯的一番雜拌,只瞧得無色眼花繚亂,哪裏說得出甚麽名目。

那“四通八達”的四劍八式一過,無色心念一動:“我若任她出招,只怕她怪招源源不絕,別說十招,一百招也未必能瞧出甚麽端倪。只有我發招猛攻,她便非使出本門武功拆解不可。”當即上身左轉,一招“雙貫耳”,雙拳虎口相對,劃成弧形,交相撞擊。

郭襄見他拳勢勁力奇大,不敢擋架,身形一扭,竟從雙掌之間溜了過去。她當年在黑龍潭中見瑛姑與楊過相鬥,弱不敵強,使“泥鰍功”溜開,這時便依樣葫蘆。她功力身法自均不及瑛姑,但無色禪師也並不真下殺手,任由她輕輕溜開。

無色喝彩道:“好身法,再接我一招。”左掌圈花揚起,屈肘當胸,虎口朝上,正是少林拳中的“黃鶯落架”。他是少林寺的武學大師,身分不同,雖然所會武功之雜猶勝郭襄,但每一招每一式使的均是純正本門武功。少林拳門戶正大,看來平平無奇,練到精深之處,實是威力無窮。他這左掌圈花一揚,郭襄但覺自己上半身已全在掌力籠罩之下,當即倒轉劍柄,以劍作為手指,使一招從武修文處學來的“一陽指”,徑點無色手腕上“腕骨”、“陽谷”、“養老”三穴。她於“一陽指”點穴法實只學到一點兒皮毛,膚淺之至,但一指點三穴的手法,卻正是一陽指功夫的精要所在。

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天下馳名,無色禪師自然識得,鬥見郭襄出此一招,一驚之下,急忙縮手變招。其實無色若不縮手,任她連撞三處穴道,登時可發覺這“一陽指”功夫並非貨真價實,但雙方各出全力搏鬥之際,他豈肯輕易以一世英名冒險相試?

郭襄嫣然一笑,道:“大和尚倒識得厲害!”無色哼了一聲,擊出一招“單鳳朝陽”,這一招雙手大開大闔,寬打高舉,勁力到處,郭襄手中短劍拿捏不住,脫手落地。

她明知對方不會當真狠下殺手,當下也不驚惶,雙拳交錯,若有若無,正是老頑童周伯通得意傑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

這路拳法是周伯通所自創,江湖上並未流傳,無色雖然淵博,卻也不識,當下雙掌劃弧,發出一招“偏花七星”,雙掌如電,一下子切到了郭襄掌上,她若不出內力相抗,手掌便須向後一拗而斷。這一招少林派基本功夫“偏花七星”似慢實快,似輕實重,雖是“闖少林”的姿式,意勁內力卻出自“神化少林”的精奧。

郭襄手掌被制,心想:“難道你真能折斷我的掌骨不成?”順手一揮,使出一招“鐵蒲扇手”,以掌對掌,反擊過去。這一招她是從武修文之妻完顏萍處學來,是當年鐵掌水上飄裘千仞傳下來的心法。這鐵掌功在武學諸派掌法之中向稱剛猛第一,無色禪師精研掌法,如何不知?眼見這女郎猛地裏使出這招鐵掌幫的看家掌法,不禁嚇了一跳,若是硬拚掌力,一來不願便此傷她,二來卻也真的對鐵掌功夫有三分忌憚。他是個忠厚豪邁之人,但見郭襄每一招都使得似模似樣,一時之間卻沒想到若要精研這許多門派的武功,豈是這二十歲不到的少女就能辦到,當下急忙收掌,退開半丈。

郭襄嫣然一笑,叫道:“第十招來了,你瞧我是甚麽門派?”左手一揚,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無色的下顎。

無色和旁觀眾僧情不自禁的都是一聲驚呼。這一招“苦海回頭”,正是少林派正宗拳藝羅漢拳中的一招,卻是別派所無。這一招的用意是左手按住敵人頭頂,右手托住敵人下顎,將他頭頸一扭,重則扭斷敵人頭頸,輕則扭脫關節,乃是一招極厲害的殺手。

無色禪師見她竟然使到這一招羅漢拳,當真是孔夫子面前讀孝經,魯班門口弄大斧,不由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路拳法他在數十年前早已拆得滾瓜爛熟,一碰上便是不加思索,隨手施應,即令是睡著了,遇到這路招式只怕也能對拆,當下斜身踏步,左手橫過郭襄身前,一翻手,已扣住她右肩,右手疾如閃電,伸手到她頸後。這一招叫做“挾山超海”,原是拆解那招“苦海回頭”的不二法門,雙手一提,便能將敵人身子提得離地橫起。郭襄接下去本可用“盤肘”式反壓他的手肘,既能脫困,又可反制敵人,但無色禪師這一招實在來得太快,眼睛一瞬,身子便已提起,她雙足離地,還能施展甚麽功夫,自然是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