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第5/16頁)

無色道:“好俊的蘭花拂穴手功夫!姑娘跟桃花島主怎生稱呼?”

郭襄笑道:“桃花島主嗎?我便叫他作老東邪。”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來不遵禮法。他叫外孫女兒“小東邪”,郭襄便叫他“老東邪”,黃藥師非但不以為忤,反而歡喜。

無色少年時出身綠林,雖在禪門中數十年修持,佛學精湛,但往日豪氣仍是不減,否則怎能與楊過結成好友?見這小姑娘不肯說出師承來歷,偏要試她出來,當下朗聲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說出你的門派?”

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無色禪師哈哈大笑,說道:“姑娘若是接得下老衲十招,那還有甚麽說的,自是唯命是聽。”郭襄指著覺遠道:“我和這位大師昔年曾有一面之緣,要代他求一個情。倘若十招中你說不出我的師父是誰,你須得答應我,可不能再難為這位大師了。”

無色甚是奇怪,心想覺遠迂腐騰騰,數十年來在藏經閣中管書,從來不與外人交往,怎會識得這個女郎?說道:“我們本來就沒為難他啊。本寺僧眾犯了戒律,不論是誰,均須受罰,那也不算是甚麽難為。”郭襄小嘴一扁,冷笑道:“哼,說來說去,你還是混賴。”

無色雙掌一擊,道:“好,依你,依你。老衲若是輸了,便代覺遠師弟挑這三千一百零八擔水。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

郭襄跟他說話之時,心下早已計議定當,尋思:“這老和尚氣凝如山,武功了得,倘若由他出招,我竭力抵禦,非顯出爹爹媽媽的武功不可。不如我占了機先,連發十招。”聽他說到“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這兩句話,不待他出掌擡腿,嗤的一聲,短劍當胸直刺過去,使的仍是桃花島“落英劍法”中的一招,叫作“萬紫千紅”,劍尖刺出去時不住顫動,使對手瞧不定劍尖到底攻向何處。無色知道厲害,不敢對攻,當即斜身閃開。

郭襄喝道:“第二招來了!”短劍回轉,自下而上倒刺,卻是全真派劍法中一招“天紳倒懸”。無色道:“好,是全真劍法。”郭襄道:“那也未必。”短劍一刺落空,眼見無色反守為攻,伸指徑來拿自己手腕,暗吃一驚:“這老和尚果然了得,在這如此兇險的劍招之下,居然赤手空拳的還能搶攻。”眼見他手指伸到面門,短劍晃了幾晃,使的竟是“打狗棒法”中的一招“惡犬攔路”,乃屬“封”字訣。

她自幼和丐幫的前任幫主魯有腳交好,喝酒猜拳之余,有時便纏著他比試武藝。丐幫中雖有規矩,打狗棒法是鎮幫神技,非幫主不傳,但魯有腳使動之際,郭襄終於偷學了一招半式。何況先任幫主黃蓉是她母親,現任幫主耶律齊是她姊夫,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數著實不少,雖然不明其中訣竅,但猛地裏依樣葫蘆的使出一招來,卻也駭人耳目。

無色的手指剛要碰到她手腕,突然白光閃動,劍鋒來勢神妙無方,險些兒五根手指一齊削斷,總算他武功卓絕,變招快速,百忙中急退兩步,但嗤嗤聲響,左袖已給短劍劃破了一條長長的口子。無色禪師變色斜睨,背上驚出了一陣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這是甚麽劍法?”其實天下根本無此劍術,她只不過偷學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劍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過於奧妙,她雖使得似是而非,卻也將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嚇得滿腹疑團,瞠目不知所對。

郭襄心想:“我只須再使得幾招打狗棒法,非殺得這老和尚大敗虧輸不可,只可惜除了這一下子,我再也不會了。”不待無色緩過氣來,短劍輕揚,飄身而進,姿態飄飄若仙,劍鋒向無色的下盤連點數點,卻是從小龍女處學來的一招玉女劍法“小園藝菊”。

那玉女劍法乃當年女俠林朝英所創,不但劍招淩厲,而且講究豐神脫俗,姿式嫻雅,眾僧人從所未見。無不又驚又喜。少林的“達摩劍法”、“羅漢劍法”等等走的均是剛猛路子,那“玉女劍法”絕少現於江湖,本質與少林派的諸路劍術又截然相反,其實以劍法而論,也未必真的勝於少林各路劍術,只是一眼瞧來,實在美絕麗絕,有如佛經中雲:“容儀婉媚,莊嚴和雅,端正可喜,觀者無厭。”

無色禪師見了如此美妙的劍術,只盼再看一招,當下斜身閃避,待她再發。

郭襄劍招鬥變,東趨西走,連削數劍。張君寶在旁看得出神,忽地“噫”的一聲。原來郭襄這一招卻是“四通八達”,三年前楊過在華山之巔傳授張君寶,郭襄在旁瞧在眼中,這時便使了出來。當年楊過所授的乃是掌法,這時郭襄變為劍法,威力已減弱了幾成,但劍術之奇,卻已足使無色暗暗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