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千裏護兄(第5/7頁)

“目前不敢說,我們只有耐下性子來看看。”

他們也沒有等太久,當天晚上二更左右,樓下就有動靜,隱隱有了人聲。

兩個人都沒睡著,悄悄爬起來,不敢開門,但樓板上卻有空隙,可以看見下面的動靜了。

有三個短打偽裝的漢子,帶著兵刃,聚在室中,跟老太婆低著談著事情,姚秀姑的推測有的很正確,這個老太婆是個使雙兵刃的,只是她使的竟是兩柄沉重的雙鉤。

只聽得一個男子問道:“老姥姥,你不會弄錯吧?”

老太婆很生氣地揮動了一下手中雙鉤道:“弄錯!我姥姥開始殺人時,你小子還沒出世呢,我會把人弄錯!”

那男子道:“我們另外也有線索,知道李家今天去了一個和尚,朱允炆怎麽會成了和尚呢?”

“別的人姥姥不認得,但是朱允炆卻絕不會認錯,他在當皇帝時,常到孫駙馬家去玩,老身那時在孫駙馬家中當管家,接待他不知多少回了,因此,他燒了灰,也逃不過老身的眼睛,那和尚就是他。”

“只要不弄錯就行,王姥姥!這次你老人家立了這麽大的功勞,將來論功行賞,至少也可以弄個副統領幹幹,我們兄弟都要靠您提拔了!”

老太婆扁著嘴一笑道:“那當然,老婆子論手底下功夫,並不比人差,苦的是沒有什麽關系,不得不屈居人下,現在落得這個機會,自然不能放過,老婆子平常也沒什麽朋友,這幾年咱們總算相處得不錯,所以才想到你們,大家加把力,這可是一場塌天的富貴!”

“姥姥!那李家還有什麽紮手的人物嗎?”

“李至善是大內的密探,手底下總有幾個能人的,老婆子在這兒盯了他們三四年了,知道他的家裏的賬房先生,和一位管事的胡奶奶都是練家子,還有那些莊丁身手也還過得去咧!”

“那咱們的人手不是單薄了一點?”

“怕什麽,你們風雲三刀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何況還有老婆子的一對鉤,足夠收拾他們的了。”

“姥姥這麽說,咱們弟兄三個還怕什麽,豁上性命,也要追隨姥姥建此大功了。”

老婆子一笑道:“吳大郎,不是老身托大,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分功的人也越少,李大戶家中的實力,老婆子並不清楚,此舉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把握,不過只要確定人在這兒,就不怕他們跑上天去,今天,咱們只要去鬧他一鬧,能得手最好,不能得手,大家也別硬幹,扯活就飄!”

“這一走還能找到他們嗎?”

“你真是死腦筋,建文這個遜皇帝現在是朝中通緝的要犯,行跡漏了,他們還敢死守在這兒嗎?咱們前腳走,他們一定後腳跟著溜,咱們只要踩住他們的頭跟就行了。”

“還是姥姥行,不過他們若要離開的話,保護一定十分周密,咱們還能得手嗎?”

“他們總不能大隊人馬一起走吧,最多只有三兩個人保著建文帝,咱們盯住這一票就行了。”

“他們前後也會有人接應的?”

“咱可算計過了,那是一定的,不過離開這兒後,咱們也有同行,三位是流動的巡查使,自然知道哪兒可以找到幫手。”

“那當然可以,可是……”

“吳大郎,包子太大了,咱們一口吞不下的,只有吃其中的餡兒,邊皮總要分人一點的。”

“是姥姥明教,咱們都受教。”

老太婆又嘆了口氣:“只希望李大戶家中沒什麽高手,咱們能夠不費事地拿到手中。”

他們四個人都悄悄地走了,姚秀姑道:“真沒想到這老婆子會是橫行綠林二十多年的獨行大盜神鉤姥姥王素君。”

“這老婆子很有名氣嗎?”

“名氣大了,她一對雙鉤使發時風搖地動,威力無窮,江湖上黑白兩道都不敢惹她,十年前才消聲匿跡,大家都以為她死了。”

“她早已入了燕王的網羅,有一段時間還混進了孫駙馬家中做了總管,孫駙馬本來跟大哥很不錯,但也早就跟燕王搭上了線,人心真是難測得很。”

姚秀姑嘆道:“燕王手下這批班底真不錯,李至善是太祖手中的密探,他們早已知道了,也安排了一個人在這兒監視著,難怪建文鬥不過永樂,他處處都落後一步。”

梅玉苦笑道:“所以大哥才放棄了競爭之意,他自己知道比不上那位四叔,勉強號召一批人起來勤王,結果是白白拖人送死而已。”

“那他幹脆就站出來去見燕王,生死一身擔了,又何必要這麽躲躲藏藏呢?”

“大哥說過了,他隱身不出,對燕王才有監督作用,讓他在勤政愛民上下功夫,如果他入了燕王掌握,燕王沒了顧忌,對朝政就不會如此用心了,大哥說,做過皇帝的人,才知道聽政之苦,他在臨朝的幾年中,最快樂的時間,就是過年那半個月,他不必早朝,可以睡個懶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