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借兵(第4/7頁)



  他望向黯然無語的雲襄,淡然道,“領兵不光要考慮軍事,還得考慮軍事之外的政治。就算明知前方有埋伏,本帥也要率軍沖進去,與瓦剌決一死戰。但願天佑大明,助我於逆境中取勝!”

  望著武延彪從容淡定的目光,雲襄終於明白了這位邊關名將的苦衷。他黯然半晌,突然問:“武帥可還記得我們之間的約定?”

  武延彪一怔,跟著恍然醒悟,點頭道:“不錯!你救回了明珠母女,我應該借你一個大營三個月的指揮權。只是鎮西軍所有精銳俱已集結,做好了出發的準備,而留下守城的兩萬人馬又各有職責,無法出借。現在,我只剩最後一支部隊可以借給你了。”

  “是哪個營?”雲襄忙問。武延彪從案上拿起一支令符,遞到雲襄面前:“新軍營。”

  “新軍營!”雲襄大失所望。新軍營只是訓練新兵的臨時部隊,根本不算入大明軍隊的正規編制,在兵部沒有正式的記錄。營中除了負責訓練新兵的軍官之外,其他都是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這些士兵就算數量再多、訓練得再好,也只是一群沒見過血腥的綿羊罷了。

  “我沒有想到你能救回郡主,”武延彪愧然一笑,“所以也就沒有準備把部隊借給你,如果你覺得新軍營不堪大用,那我收回。”

  雲襄一把奪過令符:“新軍營就新軍營,不過除了新軍營,我還想向武帥借一個人。”

  “誰?”

  “就是貴公子武勝文。”

  武延彪眉頭微皺,但還是點頭道:“沒問題,我立刻讓他去新軍營報道。”

  晨曦如夢,朝霞初生,鎮西軍除了留守大同的兩萬人馬和一萬上在訓練的新軍,其余十二萬人馬連夜啟程,火速馳援北京,偌大的大同府,頓時顯得說不出的蕭條和冷清。

  第二天一大早,雲襄在筱伯、張寶、羅毅及少林十八羅漢的陪同下,早早便來到駐紮在郊外的新軍營。只見偌大的軍營完全沒有往日聞雞起舞的喧囂,只有巡邏崗哨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聲議論,看來昨夜大軍的突然調動,已經給新軍營造成了不良影響,如今軍中謠言四起,嚴重影響了新軍營的士氣。

  雲襄縱馬來回軍營大門外,對守衛的兵卒亮出武延彪的令符:“讓你們統領出來見我!”

  衛兵立刻進去通報,片刻後就見他獨自出來,對雲襄拜道:“我們統領已在中軍帳中恭候公子,請公子隨我來。”

  沒想到這個統領這麽大的架子,剪了武延彪的令符也不出來迎接,雲襄心中奇怪,對眾人一揮手:“咱們進去。”

  眾人隨著衛兵來到中軍帳,進賬一看,就見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輕將領踞案而坐,滿臉慍怒。見到雲襄進來,他立刻起身質問:“姓雲的,我哪裏得罪了你?竟在鎮西軍馳援北京,好男兒建功立業的關鍵時刻將我留下來,你是什麽居心?”

  原來新軍營的統領就是武勝文。雲襄將它留下來確實是有自己的私心,所以他對武勝文的質問避而不答,只皺眉問:“原來你就是新軍營統領!”

  “不錯!昨夜父帥剛剛授命!”武勝文悻悻道,“父帥讓我協助公子指揮新軍營,公子但有所命,我會無條件遵從。”

  雲襄點點頭:“好!讓全營恢復操練,然後清點糧草、馬屁、兵器,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早操結束後,讓千戶以上將領到中軍帳議事。”

  武勝文不滿地瞪了雲襄一眼,似乎在怪他煞有介事,小題大做,轉頭對他身後的武忠吩咐:“吹響號角,恢復操練。”

  早操結束後,幾名千戶及參將陸續來到中軍帳。新軍營統領以下有八名千戶,每名千戶指揮三個營約一千二百人,加上後勤和中軍,整個新軍營大約有一萬人,這是大明軍隊一個大營的標準編制。

  大營的統領通常是由副將以上的將領擔任,而武勝文是以千戶身份出任統領,其原因一是他的特殊身份,二是新軍營是非作戰的臨時部隊,它的統領任免不像作戰部隊那般嚴格。

  眾將士來到中軍帳後,武勝文指著正伏案沉思的雲襄向大家介紹:“這位是雲公子,已由武帥親自授命指揮新軍營,諸位快來拜見。”

  其時大明軍隊中,常有文官甚至太監由兵部或皇上直接任命為經略或監軍,以此身份指揮部隊、掣肘統領,所以眾將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紛紛上前參拜。雲襄一直埋首望著案上的地圖,此刻才從地圖上擡起頭來。他的眼中充滿血絲,神情異常凝重,目光在眾將士臉上緩緩掃過,在其中看到了兩張熟悉的面孔——千戶趙文虎和遊擊將士李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