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6頁)



  桌上的火焰跳了一跳,薛北客從出神中回復過來。

  “公子忽這個名字,我也曾聽說,可是這些故事多半是後人附會,他離開白水城也有快二十年了,有人說三十年,眾說紛紜,當不得真,”這麽說著,薛北客的眼睛卻還是有些空朦。老人淡淡的說來,仿佛遙遠異域的事情,卻真實詳盡的令人不得不思索,他淡然的聲音中,自帶著一股魔力。

  “真實與否,不是我輩能夠追究的,”老人笑了笑,“只是個故事吧,不過公子忽真正的傳奇,還不是釣尨鱦,而是獵風……”門外傳來了敲門聲,管家輕聲道:“主人,雨停了,走麽?”薛北客愣了一下:“不,你們等在外面……先生剛才說獵風?”老人又笑了:“是啊,獵風,所謂的風,是指大風……”大風這種鳥,世人多半都知道,可是從沒聽說過任何一個人見過。各族古老的傳說裏,都說曾在萬裏無雲的天空中,看見鋪天蓋地的大鳥掠過,它飛過的時候風向為之逆轉,雙翼遮蔽了陽光。甚至有一種傳說,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是因為大風中的帝王在天空飛過,它是一只雙翼可以覆蓋整個九州的神鳥,飛在極高極高空曠無極的高天上,當它覺得冷了,它就會飛到太陽下去烤火,這時候它遮擋了陽光,黑夜就降臨。等到它覺得燥熱了,就會飛開,這樣又是白天了。

  其他關於大風的傳說還有它們吃大魚和海蛇為生,就是公子忽所釣的尨鱦,所以它們不能生活在近海,因為近海的小魚小蝦沒法讓它們吃飽。它們的蛋巨大而堅硬,像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島,需要長達十二年才能孵化。那時候整個蛋上都長滿海草和螺貝,和真正的浮島沒有半點區別。有人曾在海上遇難,在一個浮島上等待救援,浮島卻忽然裂開,巨大的雛鳥掙紮著破開巖石一樣堅硬的蛋殼,振翅飛上了天空,那浮島就是大風的蛋了。

  當然這些傳說沒有人能證實,就像龍的存在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卻沒有人親眼見過。或許只是人們的臆想,或許是早在遠古就已經滅絕的神獸,或許它們還生活在遠離諸族的神秘所在,只是不願意讓人見到而已。大風在諸族的傳說中都是雄偉的神獸,又有縹緲莫測的意思。前朝翔帝的名諱就是白風翔,本是期望他勵精圖治,一飛沖天,不過他最後舍棄家國做了一個漂泊的歌吟者,帝朝的武士們走遍九州也找不回自己的皇帝,倒是合乎了縹緲莫測這層意味了。

  這個故事甚至關系到公子忽最後離開宛州,那時候他也才三十四歲而已,起因居然只是一片鳥羽。

  公子忽釣得尨鱦之後,整個宛州都有人不斷的送來新奇之物,其中多半是偽造虛托的玩意,但是偶爾也會有些珍品,比如一塊黃魚的耳石,居然有磨盤般大,不知道那黃魚有多麽巨大了。但是其中最珍奇的,還是大風的羽毛。

  有一天,一個背著包袱的年輕人扣響了公子忽的大門,說是有件祖傳十幾世的珍品,想請公子忽幫忙鑒別。公子忽問他是什麽,年輕人卻很是靦腆,猶豫了許久才說是片鳥羽。門客們訝然,而後滿堂都是哄笑聲,公子忽卻令仆役和門客們安靜,溫言款語的請他把鳥羽拿出來看看。年輕人便卸下了自己背上的包袱,他打開包袱的時候,人們竟然覺得是自己看錯了,那包袱中不是什麽鳥羽,而是一片青灰色的絲綢,卷在一只兩尺寬的木軸上。年輕人默默的滾動木軸,那幅“絲綢”展開,青灰色的薄而韌,閃著人們從未見過的粼粼之光。人們上手去摸的時候,並非絲織的感覺,卻異常的滑爽,像是羽毛。當時全部的門客都怔住了,以他們的博學多聞,卻不知道世間有這種怪異的東西。若說是羽毛,即便大鷹翅尖的長翎,一絲羽毛又能有多長?最多不過就是小手指那麽長罷。而那個年輕人所展示的羽毛,竟然長達五丈,而且僅僅是鳥羽中的一絲,扁平的像是片刀形的樹葉。

  “風……大風!有鳥曰風,翼比天地……”靜了許久,一個博學的門客聲音顫抖,“是大風的羽毛啊!真的是大風的羽毛啊!”消息仿佛驚雷,傳遍了公子忽的整個府邸,所有門客都圍聚來觀看。有人一口咬定必是偽造的,有人卻以為確實是真的大風羽毛,最後匯成兩派爭得面紅耳赤。公子忽素來不對門客加以管束,這幫博物君子們又最好面子,最後爭不過,就在中堂之上扭打,彼此都狼狽不堪。但是那絲羽毛確實與眾不同,有人扯下細細的一條,懸著重達數百斤的鐵椎,羽絲伸長了許多,卻絕不斷裂,刀砍劍削,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