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2 日(第2/15頁)

“芬恩·斯考根。”握手時他低沉地說。

第三位是個眼神淩厲的光頭,嘴角法令紋很深。在場唯有他打領帶,顯然是倫德的直屬上司。名字是克利福德·斯通,蘇格蘭人,新探索計劃的主持人。斯通對約翰遜冷冷地點個頭,他似乎對生物學者參與計劃不怎麽高興。不過,也可能是長相給人的印象。沒有跡象顯示他曾經笑過。

約翰遜聽著客套話,拒絕了咖啡,然後坐下。

威斯登達從身邊抽出一大沓紙。“我們馬上進入主題吧。情況大家都知道,我們無法判定究竟是陷進了泥淖,還是反應過度。你也許知道,一些法令想盡辦法要對付石油公司。”

“北海公約。”約翰遜隨口說道。

威斯登達點頭。“除此之外,我們還得遵守一長串的限制,汙染防治法、技術可行性,當然,還有那些不成熟的公眾意見。簡短地說,我們得面面俱到。綠色和平組織與各式團體把我們的脖子掐得死死的,但那不構成問題。我們深知鉆油的風險,了解探礦會碰到什麽情況,懂得計算適當的時機。”

“意思是,我們可以自己來。”斯通說。

“通常是如此,”威斯登達補充道,“當然,並不是每個計劃都得實施,原因很多,例子隨處可見。沉積物狀態不穩定,我們就要冒著誤挖天然氣穴的風險;或者機械結構並不適合水深和水流阻力,諸如此類。基本上我們很快就能知道,什麽可行,什麽不可行。蒂娜在馬林帖克海科所測試設備,我們分析和采集樣本,到水底下探勘一番,接著等鑒定書下來,就可以動工。”

約翰遜往後靠,雙腿交疊。“但是這次有蟲在裏面,”他說。

威斯登達笑容有些僵硬,“是啊。”

“如果這些小東西有影響的話,”斯通說,“就我看是沒有。”

“你如何能確定?”

“因為有蟲不是新鮮事,蟲到處都有。”

“不是這種蟲。”

“為什麽不是?因為它們啃水合物嗎?”他對約翰遜點燃戰火,“你在基爾的朋友說,這不是什麽值得擔心的事,不是嗎?”

“他們不是這麽說的,他們說……”

“他們說蟲不會使冰層不穩定。”

“這些蟲吃冰。”

“但是它們不會破壞冰層的穩定!”

斯考根清清喉嚨,聽起來像火山爆發。“我想,我們邀請約翰遜先生到這兒來,是要聽聽他的評斷。”

他邊說邊瞥了斯通一眼,“而不是告訴他我們的意見。”

斯通咬咬下唇,瞪著桌面。

“要是我沒有誤解西古爾的話,還有新的結果出來。”倫德對周圍的人笑著說。

約翰遜點點頭,“我可以簡短說明一下。”

“可惡的蟲!”斯通喃喃罵道。

“說得對。吉奧馬研究中心又放了六條蟲到冰上。每一只都頭朝前鉆了進去;又將兩只放到不含水合物的冰層上,它們動都不動,既不吃也不鉆;另外再放兩只到雖然不含水合物卻有天然氣的冰層上,它們不往裏頭鉆,但是卻顯得很不安。”

“鉆進冰裏的蟲怎麽樣了?”

“死了。”

“它們能鉆多深?”

“除了一只例外,其他全都鉆到了天然氣穴。”約翰遜看著斯通,對方也皺著眉打量他。“不過,這只是對它們在大自然裏行為的有限推斷。大陸邊坡位於天然氣層上的水合物有幾十甚至幾百米厚。我們模擬的冰層只有兩米。波爾曼猜想,沒有一只蟲能深入三到四米以上。然而在現有的條件下,那很難檢測。”

“蟲的死因究竟是什麽?”威斯登達問道。

“它們需要氧氣,在那種狹窄的洞裏很難有足夠的氧。”

“但是其他種類的蟲也會鉆洞,”斯考根插話,還補上一個微笑說:“你察覺到了,我們也做了一點功課,才不會無知地坐在你面前。”

約翰遜回他一個微笑。斯考根很對他的胃口。“那些蟲鉆的是沉積物,”他說,“沉積物是松的,裏面有足夠的氧氣。而且沒有蟲會鉆那麽深。相對地,蟲碰上甲烷水合物就像你撞上水泥,早晚會窒息。”

“了解。你還知道其他生物有這種習性嗎?”

“自殺行為?”

“這是自殺嗎?”

約翰遜聳聳肩。“自殺必須有目的。蟲不會有目的,只是被自己的習性制約。”

“居然有動物會自殺?”

“當然,”斯通說,“笨旅鼠就自己跳進海裏。”

“它們不會這麽做。”倫德說。

“它們就是這麽做的!”

倫德按住他的手。“你別把蘋果跟橘子比較,克利福德。很長一段時間之所以認為旅鼠會集體自殺,是因為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時髦。再進一步觀察後發現,這純粹只是旅鼠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