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4 日(第3/4頁)

從體內構造看來,各種跡象顯示這是只環節動物。它的口器縮在身體裏面。多毛綱動物覓食時,此部位能快速伸出,包括甲殼質的頜和好幾排細小的齒。約翰遜看過這類動物從裏到外不下千百次,但這麽大的頜可真讓他大開眼界。他觀察這只蟲愈久,就愈加懷疑這個種類曾經有人描述過。只有少數幸運兒可以發現新物種,他想著,也許他的名字將在科學史上永垂不朽……

但他並不十分有把握,於是在網絡上搜尋了好一陣子。搜尋結果令他相當驚訝。這種蟲的確有人提過,卻又找不到進一步資料。約翰遜愈來愈好奇,一頭栽了進去,幾乎忘了到底為何要鑒定這種蟲。當他急急忙忙通過校園裏架著玻璃屋頂的廊道趕到餐廳時,已經遲到 15 分鐘了。他沖進餐廳,瞥見倫德坐在邊桌,便立刻朝她走去。她坐在一棵棕櫚樹樹蔭下,對他揮手。

“不好意思,”他說,“你等很久了嗎?”

“等了好幾小時,我都快餓死了。”

“我們可以吃雞絲煲,”約翰遜建議,“上周這道菜做得很棒。”

倫德點點頭。認識約翰遜的人都知道他講究品味,聽他的準沒錯。她點了杯可樂,他則允許自己喝杯白酒。當他把鼻子湊近酒杯嗅聞軟木塞遺留下的氣味時,倫德卻明顯坐不安席。“怎麽樣啊?”

約翰遜啜了一小口,嘴唇輕輕嘖了一下。“還不錯。清新又有味道。”

倫德不解地看著他。接著轉了一下眼睛。

“好啦。”他把酒杯放回,兩腿交叉。他覺得玩弄倫德的耐心是件有趣的事。至少就星期一上午來指派他工作這件事而言,她是該受點折磨的。“環節動物,多毛綱,我們剛才已經研究到這裏。你該不會要我提供一份完整的報告吧。這可是要花上十天半個月的。我暫時把你這兩個樣本歸為突變種或新種,或者,更精確的說法是,兩種都是。”

“你的回答還真精確啊。”

“抱歉。你們從哪兒弄來這動物的?”

倫德描述了地點。那裏離陸地還有一段距離,就是挪威陸架陷入深海之處。約翰遜聽得若有所思。

“我可以請教你們在那裏做什麽嗎?”

“研究大西洋鱈魚。”

“喔,還有鱈魚啊。真是令人欣慰。”

“別說笑了。你知道想挖石油會有的問題吧。我們不願事後因忽略了注意事項而被指責。”

“你們要蓋鉆油平台?不是早就沒有油可挖了?”

“眼前這不是我的問題,”倫德不耐煩地解釋,“我的問題是,那個點到底可否建平台。我們還未在那麽遠的外海挖過,技術尚待評估。無論如何,我們得先證明我們有尊重大自然。所以我們前往預定地勘察,看有哪些動物出沒,周圍環境如何,才不至於惹上麻煩。”

約翰遜點點頭。自從挪威漁業部厲聲譴責,每天有百萬噸工業廢水排入海裏,倫德就忙著處理北海會議的結論報告。充滿化學物質的工業廢水被北海無數抽油站連同海底原油一起抽出,而這些水和原油的混合物在海底下已有好幾百萬年的時間。一般是用物理方法將水和油團分離,再將水直接排回海裏。幾十年來從未有人質疑過。直到挪威政府委托海洋科學機構進行一項研究計劃,結果讓環保人士和石油業者同樣咋舌。廢水中的某些物質會破壞鱈魚繁殖周期,作用有如雌激素,使得雄性鱈魚無法生育或性別變異。似乎也有其他物種遭受威脅。石油業者因此被強制立即停止排放廢水,必須另尋他途來解決排水問題。

“完全正確。你們確實有責任調查清楚你們在搞什麽鬼,”約翰遜說,“愈清楚愈好。”

“你還真是幫了大忙呀。”倫德嘆氣,“總之,在大陸坡探測時,我們進入深水區域做了地震測量,還把機器人送到水深 700 米處拍照。我們真的嚇了一跳,萬萬沒想到會在那底下發現它們的蹤跡。”

“大驚小怪。本來就是到處都有蟲。那麽 700 米以上的地方呢,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麽?”

“沒有。”她依舊坐不安席,“這該死的怪物到底是什麽啊?我得快點結案,我們還有一大堆工作呢。”

約翰遜用手托住下巴,“你這蟲的問題在於,”他說,“它們實際上是兩條蟲。”

她滿臉疑惑地看著他,“當然。我給你的是兩條蟲。”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指這個物種。如果我沒弄錯的話,這是最近才在墨西哥灣發現的新物種,它在海底出沒,並且與借著甲烷維生的細菌共生。”

“甲烷?”

“沒錯。我接下來要說的才刺激呢。你的蟲對這物種而言太大了。當然,有些多毛綱物種身長兩米或更長,而且還活得相當久。但你的蟲是另一種類型,棲息地屬於完全不同的區域。如果你的蟲和在墨西哥灣發現的是同種的話,那麽它們應該是從被發現後就可觀地成長。墨西哥灣種最長 5 厘米,你的卻有三倍長。更何況它們還沒有在挪威陸架出現過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