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奈松,在地下(第3/9頁)

“這裏根本就不是巖漿室。”她用敬畏的語調告訴沙法,“這個城市建造的時候,這兒根本就不是洞穴。”

“什麽?”

她搖頭:“這裏不是封閉空間。它以前一定是……怎麽說呢?就是一座火山完全噴發完之後剩下的東西。”

“火山坑?”

奈松快速點頭,很興奮解開了謎團。“那時候,這裏還是露天的。人們把城市建設在了火山坑裏。但隨後又發生了一次火山噴發,就在城市中央。”她指向前方黑暗處;這段階梯正是朝向她隱知到的古代災難“震中”。

但這個結論不可能是對的。如果又有一次火山噴發,不管巖漿類型怎樣,結果都將是城市直接被毀,原有火山坑被填平。不知為何,這裏的情況卻並非如此,相反,所有巖漿向上掠過城市上空,像個穹頂一樣分散下落,凝固在原有火山坑的上方,形成了這個巨大的洞穴。讓火山坑裏的城市幾乎完好無損。

“不可能。”沙法皺眉說,“最兇猛的巖漿也不可能是這樣。但……”他的表情凝重起來。他又在努力從被刪減、被撕破的記憶中搜尋,也或許,那些部分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印象變淺淡了。奈松一時沖動之下,抓住他的一只手鼓勵他。沙法瞅了她一眼,微笑,然後繼續皺起眉頭深思。“但我覺得……一名原基人有可能做到這樣的事情。但這肯定需要一個擁有少見力量的人,很可能還需要一塊方尖碑的幫助。十戒高手。至少。”

奈松困惑地皺眉。但他說的主要內容對得上:有人做到了這件事。奈松擡頭看洞穴頂端,為時已晚地發現,她本以為是奇形鐘乳石的那些東西實際上(她驚叫)是不復存在的建築留下的印跡!是的,那裏有個漸細的點,之前肯定是一座尖塔;這裏有座拱門;那邊還有一個奇怪的幾何圖形,到處是輪輻和曲線,透著一份古怪的有機生命感,就像一只蘑菇的菌褶。盡管這些印跡化石布滿了洞穴頂面,固化的巖漿本身卻在距離地面幾百英尺的高度就已經結束。事後回想,奈松才意識到他們剛剛出來的那條“隧道”,其實也是一幢建築的殘留部分。再細想,她覺得那條隧道的外部結構,就像她父親以前修補器物時用過的墨魚骨——更實在一些,比外面平地上同樣的那種灰白色材料。那片平地,一定就是這幢建築的房頂。但就在穹頂結束後向下幾英尺,那座建築也到了頭,被這條奇怪的白色階梯取代。這一定是災難之後某個時間建成——但是怎麽做到的?是誰做的?為什麽?

為了理解她所看見的情形,奈松更細致地觀察洞穴中的地面。那些沙子主要是灰白色,盡管也有斑駁的深灰和棕色區域摻雜其間。在少數地點,扭曲的金屬段或某些更大物品的碎塊(或許來自其他建築)從沙子下面刺出,就像發掘一半的墳墓中露出的白骨。

但這個也不對,奈松想到。這裏沒有足夠的材料,不可能是一座城市的全部殘骸。她並沒有見過太多死亡文明的遺跡,甚至連大城市也沒見過幾座,但她讀過相關的書,聽過故事。她很確定,城市裏就該到處是石頭的建築、木質儲藏庫,也許有金屬門、卵石街道。這座城市相對而言不值一提,只有金屬和沙礫。

奈松放下雙手,之前她想都沒想就舉起了手,在動用超肌體感知力尋找線索時。她不經意間向下看了一眼,這讓她所立足的台階與積滿沙子的洞底之間距離顯得好遠,看似在拉長一樣。她後退了幾步,靠近沙法,後者單手放在她肩上安慰她。

“這座城市,”沙法說。奈松吃驚地看著他,他看似在思考。“我腦子裏有個詞,但我不知道它是什麽意思。一個名字嗎?也許在其他某種語言裏具有某種含義?”他搖頭,“但如果這座城市就是我以為它是的地方,我曾聽過它的大名。曾經,有人說,這座城市有過數十億居民。”

那個聽起來不太可能:“在一座城市裏?尤邁尼斯才有多少人?”

“幾百萬吧。”見奈松張大了嘴巴,沙法笑笑,然後表情變沉重了些。“而現在,整個安寧洲加起來,總人口可能都不會比那個數字高很多。當我們失去了赤道區,就失去了大部分人口。但畢竟。以前,這世界曾比此前的繁榮年代還要強盛很多。”

這不可能。這座火山坑就只有那麽大。但是……奈松小心翼翼地向沙層和廢墟以下隱知,尋找不可能事件的證據。沙子要比她最早以為的更厚。但在它以下很遠的地方,她發現了壓平的通道,長而且直的線條。是公路嗎?還有地基,盡管它們是橢圓形、圓形,還有其他奇形怪狀:沙漏形的環、肥厚的S形曲線、碗狀凹陷等。沒有一個方形。她困惑地觀察這些奇怪的地基,然後突然意識到這些東西隱知起來,都含有某種礦物,堿性成分。哦,好驚人啊!這意味著它們是有機物——奈松驚叫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