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獨裁者登場

林根的獨裁者正陷入沉思,在思緒的沖擊下,他冷靜而訓練有素的面容卻幾乎未曾擠出皺紋。

“你竟等了四十八小時才告訴我。”他道。

瑞尼特壯著膽子說:“沒有理由過早通知你,我們若將大大小小所有事件都向你報告,你一定會感到不勝其擾。我們現在告訴你,是因為至今仍毫無頭緒。這實在非常奇怪,就我們目前的處境而言,我們不能允許任何可疑的事。”

“把這件事再說一遍,讓我再聽一次。”

獨裁者將一條腿擡到華麗無比的窗台上,若有所思地向外望去。這種窗戶本身的結構,也許就是林根建築最大的特色。它的大小適中,鑲在一個五英尺深、呈喇叭狀的凹槽盡頭。窗玻璃極厚、極透明,而且曲度精準,與其說是玻璃,還不如說是一面透鏡。它能匯聚四面八方的光線,因此由室內望出去,可以看到一個具體而微的全景。

獨裁者官邸每扇窗戶都有極佳的視野,放眼望去能從天底一直看到天頂。越接近窗玻璃的邊緣,映出的景物縮得越小,扭曲得也越厲害,不過這倒平添幾許特殊風味:城市中來往的人車被壓扁縮小;新月形的平流層飛機剛從機場起飛,循著密密麻麻的弧形軌道飛行。一旦習慣這種畫面,如果將窗玻璃取下,讓平淡無奇的真實景觀映入眼底,反倒令人覺得不自然。當太陽到達某些特殊位置,透鏡狀的窗玻璃會自動變成不透明,以免陽光聚焦產生過度的光和熱。這是借著改變玻璃的偏光特性做到的,因此窗玻璃永遠不必打開。

有一種理論認為,一顆行星上的建築能反映它在銀河中的地位,而林根與它特殊的窗玻璃,正是這個理論的最佳佐證。

就像這些窗戶一樣,林根雖小,卻能俯視星際社會的全景。它是個“行星邦”,而如今的銀河早已度過這種政經發展階段,大多政治單位都由好幾個恒星系組成。但林根現存的狀態——一個單一的住人世界——卻維持了好幾世紀。這種情形並未阻礙它的富庶繁榮,事實上,幾乎難以想象林根會有其他的面貌。

一個處於這種地位的世界,很難預料是否會有許多躍遷路線以它為中途樞紐,甚至為了經濟考量而不得不經過它,這主要取決於該星域的發展模式。若是追根究底,這又牽涉到天然可住人行星的分布、這些行星殖民與發展的順序,以及它們擁有的經濟體系等等。

林根很早就發現了自身的價值,那是它歷史上最大的轉折點。既然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有能力認識與開發這個地位,便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林根邁出的第一步,是占據附近的一些小行星。這些小行星既沒有資源,也缺乏自給自足的住人環境,選擇它們純粹是因為有助於維持林根的貿易壟斷。他們在那些“巖石”上建了許多服務站,舉凡船艦所需的一切,從超原子發動機的替換零件,到新的影視書一應俱全。後來,這些服務站發展成大型貿易據點,從各星雲王國湧來了大量的毛皮、礦物、谷類、牛肉、木材等原材料;而來自內王國的機械設備、電器用品、醫藥等各種成品,則形成一股反方向的洪流。

因此,就像那些玻璃窗一樣,小小的林根可以放眼整個銀河。雖然只是一顆行星,它的成就卻不可小覷。

獨裁者終於重新開口,但視線未從窗外收回。他說:“從那艘太空郵船講起,瑞尼特。它最初是在哪裏遇見這艘巡弋艦的?”

“距離林根不到十萬英裏,準確的坐標並不重要。然後他們就一直受到監視。問題是,早在那個時候,那艘太暴巡弋艦便已在本行星的軌道上。”

“它似乎沒有登陸的意圖,卻像是在等待什麽?”

“是的。”

“沒辦法知道他們當時已等了多久嗎?”

“只怕不可能。沒其他人目擊到他們,我們做過徹底的調查。”

“很好,”獨裁者說,“我們暫時不追究這點。他們攔下那艘太空郵船,當然妨礙到我們的郵務,也就違反了我們和太暴人的聯合條款。”

“我懷疑他們不是太暴人。他們的行動舉棋不定,看起來更像亡命之徒,或是在逃的囚犯。”

“你的意思是,那些在太暴巡弋艦上的人?當然,他們也許故意要我們這麽想。無論如何,他們唯一公然的行動,就是要求直接送一封信給我。”

“直接送達獨裁者,沒錯。”

“沒有其他的事?”

“沒有其他的事。”

“他們始終沒登上郵船?”

“所有的通訊都通過顯像板進行。郵囊是相隔兩英裏從太空射過來,由我們的郵船張網捕捉的。”

“是影像通訊,還是只有聲音?”

“全程影像,這就是重點所在。根據好幾個人的描述,對方的發言者是個年輕人,他‘具有貴族氣質’,姑且不論那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