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早上,在“墨子”號航母的軍官餐廳吃完飯,軍事夏令營的副領隊小趙對孩子們說,今天航母編隊的陳司令特意不安排飛機起降,讓大夥兒在船上好好參觀。因為如果有起降,飛行甲板那塊地方是相當危險的。小趙笑著說:“我這肚子盛不住話,有一個秘密憋不住。告訴你們吧,陳司令跟咱何領隊是中學的鐵哥們兒,所以才對咱們額外照顧。”

孩子們回頭朝何領隊歡呼起來,老何將近五十歲,方臉濃眉,中等個子,一身旅行裝。他背著手站在孩子群的外邊,笑著聽小趙講,對他的吹牛不置可否。孩子們中的姜元善今年十六歲,個子不算矮了,身架還沒長開,瘦不拉嘰的,但瘦胳膊上也有鼓突突的腱子肉,那是他從小練武練出來的;頭發亂得像蓬草,赤腳穿著皮鞋——這是他的痼習,他說不管冬天夏天一穿襪子就燒腳。他嬉笑著說:“何伯伯,既然你和司令是鐵哥們兒,跟他說說,把‘不準拍照’的禁令取消算了。飛行甲板上還有啥秘密?別說美國的‘鎖眼’,就是商業衛星也拍得清清楚楚。想查‘墨子’號的資料,到網上一搜就行——不過得上國外網站。咱國家這保密工作做得,嘿,就只保住自家人不知道了。”

十七歲的朱郁非是個小胖墩,圓臉圓腦袋,長得像個小羅漢,戴著高度近視鏡。他也湊上來說:“對,求求陳司令吧。不讓帶照相機算啥夏令營?太沒勁兒了!”

老何朝小趙哼了一聲,那意思說誰讓你吹牛?你看咋收場吧。小趙搔搔頭,笑著勸大夥兒說,盡管何領隊和司令是鐵哥們兒,但咱們是客人,應該更嚴格越守軍隊的保密規定呀,你們說是不是?孩子們不願意,仍在跟小趙磨叨,有的幹脆過來磨叨老何。老何被他們磨不過,最後很幹脆地放了一句話:“行了,別磨唧了,我和司令說一下,給你們半天時間留影。”

孩子們爆出一陣歡呼。

這個夏令營只有十一個團員,年齡都在十五到十八歲之間。別看年齡不大,來頭可不小。十年前,國際科學界綜合了美國西屋獎和美國高中科學工程獎的宗旨,創辦了一個“國際物理工程青年才俊獎”,參加者年齡限制在二十歲以下。設立這個獎的目的是培養和發現最頂尖的年輕工程天才,這些天才必須目光敏銳,能將最前沿科學理論應用到工程技術上。換句話說,物理工程獎的獲得者應該做出世紀性的發明,如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技術、隱形鬥篷、氫氦冷聚變、太空升降機、電能大功率無線傳輸、基因糾錯技術(消滅遺傳病)、基因改進技術(如提升智能)等等。理所當然,物理工程獎的得主成為各跨國公司競相爭奪的資源,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這個獎比諾貝爾獎還吃香。

中國在前四屆國際物理工程大賽中被剃了光頭,別說金銀銅獎,連入圍的都寥寥無幾。好在中國人“知恥而後勇”,充分發揮了中國人特有的集體優勢,國家出面設立國內物理工程大賽,在全國範圍組織大賽培訓梯隊,進行了一層層的選拔。在這件事上,軍工部門沒有公開出面,實際卻介入很深。國內大賽至今共舉辦了三屆,此次參加夏令營的孩子全是各屆國內物理大賽的前三甲,包括:

第一屆:金獎林天羽,銀獎莊敏(女),銅獎孫可新;

第二屆:金獎擺長有,銀獎萬玉民,銅獎劉濤(女);

第三屆:金獎徐媛媛(女),銀獎張如弓,銅獎嚴小晨(女)。

這些工作成效顯著。第五屆到第八屆國際物理工程獎中國人繼續被剃光頭,但到了今年,即第九屆國際物理工程大賽,中國人一鳴驚人,共斬獲一個金獎姜元善,兩個銅獎朱郁非和嚴小晨(並列),獲獎比例在參賽各國中名列第一。國內媒體把這件事都炒瘋了。三個獲獎者一回國,老何立馬組織了這個夏令營,把十一個寶貝疙瘩先護到翼下。

當然,老何不是旅行社的。他是新概念武器研究所的所長何世傑,少將軍銜,與航母編隊的陳司令倒真是學校裏的鐵哥們兒,不過不是在中學,而是在長沙國防大學。副領隊小趙當然也不是旅行社的,而是他的私人秘書。在夏令營裏,他們對自己的身份嚴格保密,因為何世傑想在完全自由的狀態下觀察這些孩子。在軍工界拼搏幾十年,他有一個深切的感受:若論踏實苦幹和基礎深厚,國內技術人員絕不亞於國外同行,如果在錢學森那樣的“大家”領導下做助手,或者針對弄到手的武器樣本搞逆向工程,個個都是好樣的。但總的說來,他們中最缺的是“大家”,缺的是天馬行空的獨創性,缺的是先人一步的敏銳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