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羅馬末日

不得不承認的是,中世紀歐洲大多數普通平民的精神素質,以現代社會的標準看來實在是相當之堅韌。

對於眼下橫屍滿街、渺無人跡、腐臭塞鼻的那不勒斯港,被教會動員起來進行清理和燒埋的阿維尼翁市民們,居然沒有表示出多少震撼和驚異。倒是有很多人誠惶誠恐地跪在【隨意門】的旁邊,一臉大腦抽筋、精神崩潰的模樣,語無倫次地頂禮膜拜——大概是因為前者的場面固然淒慘恐怖,但好歹還在他們這些中世紀歐洲人的理解範圍之內:那些在戰爭之中被屠滅的村鎮,還有遭到仇家滅門的宅邸,多半也會出現類似的情形。而即使是治安“正常”的中世紀歐洲城市,大多數也跟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底特律黑人區差不多,三天兩頭都有殺人案件和集體暴動發生,最單純的市民多半也見識過受害者被開膛破肚的淒慘場景。

之前他們之所以畏懼瘟疫死者的屍體,不過是擔心自己接觸死屍之後也被感染上疾病,從而跟那些倒黴鬼一樣死於非命罷了。如今既然有天使庇佑,讓他們遠離疾病的侵襲,那還有什麽可害怕的?

與之相比,能夠瞬間跨越千裏的【隨意門】,卻已經完全是屬於中世紀歐洲平民理解範圍之外的“神跡”了——幸好之前已經有“天使”降臨過一次,讓他們這幫土包子們前所未有地腦洞大開了一回,對各種不可思議的異狀多少有了些適應力。否則這會兒估計都要有人被刺激得精神不正常了。

而教會在這個時代的動員能力,也著實是令人驚嘆。隨著克雷芒六世教皇的一聲令下,那些還沒死於瘟疫的教士們立即開始分頭行動、層層轉達、分片包幹……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在阿維尼翁這座已經十室九空的城市裏,動員了三千名願意去意大利收拾屍體的志願者出來。接著,教廷看著這點人似乎不太夠,又派遣教士拿著教皇的諭旨,到附近鄉下走街串巷,尋找那些幸存者,最後居然湊齊了四千人的隊伍!

看著這樣萬眾一心、團結協作的場面,王秋他們這些宗教觀念淡薄的現代東方人,才隱約有些明白了,中世紀歐洲的所謂“神權至上”,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意思——就跟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黨組織一樣,基督教已經徹底滲透到中世紀歐洲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支配著中世紀歐洲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上帝是一切思維和行為的出發點,教皇作為上帝在人世間的代表,其權威亦可想而知。任何人的家庭、職業和公眾生活全都受教會的約束,而人們也早已習慣了接受這樣的約束,視之為理所當然。雖然在文藝復興的前期,由於教會的各種腐敗醜聞頻發,這種令人窒息的控制已經有所松動,但距離它的最終瓦解還非常遙遠。

而且,中世紀歐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等級社會,每個人因其出身或職業被分成不同的等級,都從屬於某個明確的上級成員,理應聽從指揮和領導,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嚴格的法律規定了各個等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等級之間的鴻溝幾乎是不可逾越的,縱然在戰火和瘟疫的摧殘之中亦不例外。

——明確森嚴的等級制度、全民參與的狂熱氛圍、無孔不入的思想控制……粗看上去,這簡直是一個為總體戰而設置的絕妙動員體制。可惜在這個動員體制的上面,卻不是一個職業軍官構成的總參謀部,而是一票靠嘴皮子忽悠人混飯吃的神棍。每天策劃的事情也不是入侵敵國或是全面抗戰,而是鼓搗各種宗教遊行、遠行朝聖和集體祈禱,最多再加上一些公益活動,至於那種全民參與的十字軍東征,則已經是上一個世紀的事情了……好吧,這個樣子似乎也挺和諧的不是?至少比整天沒事就打打殺殺要來得強一點兒。

總之,在這支志願者勞工隊熱火朝天的奮鬥之下,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星期,遍地腐屍的那不勒斯城就得到了初步的清理,各式各樣的金銀器皿、呢絨毛毯、天然寶石,以及古董之類的值錢玩意兒,也被不知疲倦的志願者們從全城各個角落搜刮出來,仿佛流水般地送到了機器貓等人的面前,丟進【自動典當機】。

遺憾的是,古代農業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畢竟跟現代工業化社會無法相比,而且很多最值錢的金銀細軟都被逃亡的人事先帶走。還有不少同樣值錢的名貴馬匹也都跑散到了野外,或者餓死在了馬廄裏……

所以,在如此這般的一番折騰之後,即使這些無薪水、無休假、無勞保、無人權的志願者們已經很是賣力,機器貓同志最終還是僅僅獲得了三億日元的進賬,讓他整天抱怨說這點錢連塞牙縫都不夠。

……

另一方面,在經過連續幾天的搜索之後,喬萬娜女王、阿維尼翁教廷和聖騎士李維的手下,總算是在幾個偏僻的鄉村和小鎮裏,找到了約莫幾百名僥幸活下來的那不勒斯王國居民。此外還在一座堆滿死人的城堡之中,發現了一個身份顯赫的領主貴族,但此刻他已是全家死絕,一個人呆坐在塔樓上宛如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