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死亡如海嘯而來

之前已經說過,在中世紀的歐洲,神權至上。基督教思想徹底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支配著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而無所不能的上帝,則是信徒們一切思維和行為的出發點。

這樣一來,在遇到無法抵禦的災難之時,歐洲基督徒的第一想法自然就是向神明求助。

所以,在黑死病爆發的初期,意大利中部的整個教皇國境內,乃至於稍遠一些的地方,到處都有哭天搶地的人們,擡著痛苦呻吟的患者前來永恒之城羅馬,跪在聖伯多祿大教堂或者其它什麽有點名氣的教堂前祈求上帝拯救。甚至還有不少沒有患病的信徒,只是聽聞了某種烈性瘟疫正在臨近的噩耗,就匆匆趕來羅馬的大教堂為家人祈福,希望上帝能夠庇佑自己和親友們逃脫此番大難。

——按照這年頭的一般常識,疾病是上帝對有罪之人的懲罰,凡是患了病或得了殘疾的人,譬如瞎子、聾子、瘸子、啞巴、駝背人等等,都是因為身負罪孽的緣故。只要誠心地祈禱和懺悔就能獲得拯救,根本無需醫藥。而最虔誠的懺悔之道,就是離開家門遠行朝聖,從一個大教堂走到另一個大教堂,大把大把地捐獻善款,瞻仰那些聖人的遺物和遺骸,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一路長途跋涉走到耶路撒冷……這樣才有可能贏得上帝的憐憫和赦免,讓他老人家顯靈,使得這些朝聖的香客們不藥而愈。

如果真的有誰不藥而愈,那麽就是上帝賜予的奇跡,教會將對此大肆鼓吹,以提高聲望。如果還是毫無效果,則說明病人的罪孽深重,需要經歷更多的苦行,到更遙遠的地方去修行和懺悔……

至於很多倒黴的虔誠信徒,在無窮的朝聖之路上遊蕩了足足幾十年也沒遇到什麽奇跡,或者沒走多遠就遇到各種厄運不幸死了……唉,這就說明你的態度還不夠虔誠,死了也是活該,點背不能怨上帝啊。

——別說這些中世紀歐洲的基督徒太蠢,即使是在宗教氛圍不那麽濃郁的東方,每年似乎也有不知道多少虔誠的佛教徒轉著經筒,三步一磕頭,不遠千裏跑到拉薩去瞻仰諸位喇嘛們的人皮鼓和人骨法器啊!

言歸正傳,由於上述這種怎麽看都是為了幫助教會騙錢的理論,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香客懷著各種目的,從歐洲各地跋山涉水前往聖物眾多的永恒之城羅馬進行朝拜。

雖然自從教廷搬遷到法國的阿維尼翁城之後,羅馬這邊的朝聖人群開始日益減少,但至少羅馬的神職人員已經把這一類的圈錢套路操辦了幾百年,個個熟悉得很,對前來祈禱並送錢的病人和家屬更是習以為常——因此,在香火冷清已久的羅馬城內,看著無數病人和香客帶著一身瘤子與黑斑進城造訪,各個教堂的教士和修女們紛紛喜笑顏開,自以為是迎來了時隔已久的新一輪旅遊熱潮。

但問題是,他們並不明白這場黑死病的可怕之處——以中世紀歐洲的醫療衛生條件,患者一旦染上黑死病就幾乎沒有可能康復;傳播速度極其迅猛,似乎一個人就足以傳染全世界,更不用說一座城市了。

於是,這一波突如其來的旅遊熱潮,很快就變成了可怕的死亡海嘯——眾所周知,大規模的流動人口,無論在什麽年代都是麻煩和混亂的同義詞。伴隨著那些擡著病人來羅馬朝聖祈禱的香客,各式各樣的病原體立即就猶如海嘯般湧入了人煙稠密的羅馬,然後便迎來了仿佛引燃彈藥庫一般的超級大爆發!

等到幾位執掌市政的主教和本地貴族發現情況不對,想要開始著手控制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短短幾天之內,恐怖的黑死病就席卷全城,無聲無息地滲透到了羅馬的每一條大街小巷。每天都能聽說某戶人家死得一個都不剩,隨時都能看到有人在街上一頭栽倒。很多英俊的紳士、美麗的姑娘、活潑的小夥子,在早晨還同親友們一起吃點心,到了夜裏就已經在另一個世界去陪他們的祖先吃晚飯了!

再接下來,裝滿屍體的車子猶如洪水一般湧向羅馬的各座教堂。教堂和修道院成了蕓蕓眾生尋求解脫的避風港。人們無法理解生命的變幻無常,他們只能來到教堂,向牧師尋求精神支撐和安慰。

然而,面對這仿佛能吞噬世界的疫情,羅馬的教會組織和市政當局根本拿不出任何對策,成千上萬的患者早已湧入城市,再發布禁止病人進城的命令根本於事無補,想要把他們驅逐出去也同樣辦不到。醫生的放血小刀、灌腸藥和催吐劑對這一次的瘟疫毫無用處,教士和修女們的祈禱更是連他們自己都缺乏信心。

被嚇壞的民眾很快就喪失了理智與仁慈心,開始把仍然活著的染病者驅趕進房屋,把門和窗全部用木板釘起來,最終讓他們在裏面渴死餓死,甚至直接放火把他們和房屋一起燒掉……但依然無濟於事,人們還是一個個地死掉。每天早上,大家都面面相覷地坐在餐桌前,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會輪到誰。